日前,在尼日利亞最大城市拉各斯,由中國鐵建中土尼日利亞公司承建的拉各斯至伊巴丹段鐵路(拉伊鐵路)正式開工。作為尼日利亞西南部的未來交通動脈,拉伊鐵路全長156.08公里,全線采用中國標準。這是繼阿布賈至卡杜納鐵路項目(阿卡鐵路)段2016年7月正式運營通車后,尼日利亞第二段現代化鐵路,因此該項目對尼國家建設和民生改善意義重大。(3月13日 人民日報)
地處西非東南部的尼日利亞,不僅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國,同時還是非洲能源資源大國,現已探明石油儲量居非洲第二、世界第十;已探明天然氣居世界第八、非洲第一。受國際油價持續上揚的影響,作為油氣出口大國的尼日利亞經濟發展迅速,在2013年成為非洲第一大經濟體。此外,尼日利亞還有天然氣、鐵礦石、高嶺土等30多種具備商業開采價值的礦產資源,其資源儲量之大、品種之豐富讓其他各國羨慕不已。
相對于經濟的高速發展,尼日利亞的交通基礎設施卻是嚴重滯后。尼鐵路始建于19世紀末英國殖民時期,如此陳舊老化的軌道和設備沿用至今,加上因年久失修,不僅運輸速度慢,運輸能力也非常低,所占市場份額尚不足10%。至于公路運輸,雖然占據貨運和客運運輸量9成以上,但是同樣問題多多,公路維護嚴重不足,交通事故頻發。據尼聯邦道路交通安全局的數據顯示,2013年至2015年尼公路交通事故近8萬起,傷亡人數達5萬余人,其中拉各斯和卡諾是道路交通事故重災區,在尼全國排第二和第三位。
交通運輸的滯后,嚴重阻礙了尼日利亞經濟發展和轉型:一方面過度依賴油氣出口,國際油價稍有風吹草動,尼日利亞經濟就要“打噴嚏”,進而影響民眾生活,甚至引發國內政局動蕩不安;另一方面,諸多居于內陸的礦產資源只能“深居閨中”,無法為尼日利亞創造更多的經濟收入和工作機會。此外,交通運輸的滯后,還嚴重制約了內陸地區的發展,導致落后的內陸地區,與相對發達的沿海地區之間的經濟差距進一步拉大,加劇了地區和民族矛盾沖突。因此,改變交通運輸滯后的現狀,不僅是尼日利亞經濟發展的需要,更是尼日利亞國家穩定和團結的需要。
作為尼日利亞的老朋友和重要戰略伙伴,中國一直非常重視與尼日利亞的關系。針對尼日利亞交通嚴重滯后的現狀,中國積極承建了拉各斯至卡諾鐵路(拉卡鐵路)現代化建設項目。在尼方資金短缺的情況下,中國政府還通過提供部分優惠貸款,尼方提供配套資金,推動了項目分段實施。2016年7月拉卡鐵路的阿卡段正式投入運營,至今已安全行駛近14萬公里,累計發送旅客近16萬人次,以安全、舒適、高效的服務,贏得了尼社會各界的好評,堅定了尼政府與中企合作建設國家現代化鐵路網絡的信心,進而推動了拉伊鐵路的開工。
拉伊鐵路的開建,意味著19世紀的陳舊窄軌被21世紀的中國標準軌所取代,不足40公里的時速將提升2至3倍,昔日“跑不快拉不動”的落后現狀將成為歷史。拉伊鐵路建成運營后,除了給尼民眾出行帶來莫大便利外,同時還將推動沿線地區的人流、物流大流轉,增加當地居民的就業機會,促進整個西南地區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經濟發展了,地區貧富差距縮小了,社會自然穩定了。拉伊鐵路,這條見證中尼兄弟般友誼的幸福鐵路,凝聚兩國人民智慧和力量,共同唱響尼日利亞發展“好聲音”。(文/徐向榮)
?。ㄗ髡呤跈嚅}南網首發,轉載請聯系閩南網,未經許可擅自轉載,將承擔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