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很多人都有在機場內的餐廳就餐被宰的經驗,可能一碗普通的牛肉面就要幾十元。近日北京新機場發布消息,航站樓內部分餐飲和零售店面向社會公開招商,店面的經營者將通過公開競標的方式產生。值得注意的是,參加競標的餐飲企業需要提交《同城同質同價承諾書》,這意味著新機場的餐飲店要和市區同品牌同檔次的店面“同質同價”。為何長期以來機場餐飲同質不同價?北京機場的新規定能改變這一現狀嗎?
本期嘉賓:徐建言、付彪、夏熊飛
機場吃飯憑啥“貴上天”
□徐建言(職員)
人們不禁想問,相同的食物,憑啥到了機場就同飛機一樣紛紛“起飛”而“貴上天”了?盡管這機場吃飯“貴上天”的問題看起來毫無道理,也經常被人質疑,可謂怨聲載道,可是時至今日這一狀況似乎并沒多少改觀,機場餐飲服務的高價堅冰仍然未被打破。究其原因,一方面還是由于壟斷作祟導致“供需倒掛”。機場大都孤懸一地,可能方圓十里八里都找不到吃飯的地方,旅客就餐往往很難有其他更好的選擇,所以機場商家從來不用擔心因價高而無人上門,也不怕高價嚇走回頭客。另一方面人們也懷疑這機場門店鋪面的租賃價格是不是也比普通街區要貴到“飛起”?畢竟機場商業是種稀缺資源,人們都知道這里生意好做,不排除機場會對租戶“漫天要價”。而如果商家租賃成本過高,當然就會想方設法轉嫁給消費者。此外,不得不說物價監管的缺位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機場商品服務定價長期偏高,明顯不合理、不合規,為啥無人介入干預?市場監管,物價檢查難道不該全覆蓋?機場、鐵路這些壟斷行業領域怎能成為盲區?
希望北京新機場能夠切實做好,為全面打破機場餐飲服務價格堅冰走出成功道路,做出典型示范。
“同質同價”需要“有形之手”
□付彪(自由撰稿人)
談及機場的高價餐飲,很多人將其歸咎于市場壟斷,即機場一般遠離市區,在市場競爭不充分的語境下,商品價格往往由商家自說自話,消費者沒有選擇余地和話語權。事實上,機場店面的經營權大多以公開競標的方式產生,價高者得,租金、人力等成本相對高些,適當高出市場售價,消費者并非不能理解,但“一根面條賣3元”的高價,顯然不能為消費者所接受。別說腰包沒那么鼓的普通乘客吃不消,就是大牌明星也會感到“吃得肉疼”。
從直觀角度來看,高成本帶來了高價格,這是市場規律決定的。正如有機場餐飲經營者表示,機場店面租金貴呀!只是,中心城區的房租也不便宜,為什么同樣的餐飲品牌并不貴?原因在于,如果中心城區的餐飲價格太貴,消費者就會用腳投票。有了市場“無形之手”的調節,自然無需政府“有形之手”的干預。但是,機場是一個特殊場所,是公共服務產品的一部分,既然消費者無法用腳投票,市場“無形之手”難以發揮作用,政府“有形之手”就需積極介入。
業內人士指出,雖然開店成本較高,但因客流充沛且品牌展示效果頗佳,北京新機場商業資源必然會成為企業爭奪的香餑餑。因此,要求提交“同質同價”承諾書,既是對企業分享定位、品牌形象的考驗,也是政府破除經營壟斷、維護消費者權益的應有之舉。
“同質同價”也需降租金
□夏熊飛(網絡編輯)
機場餐飲價格高企,有壟斷經營、人力人本、運輸成本等因素的考量,甚至包括部分商家違規經營欺客宰客所致,但歸根究底還是受租金偏高的影響。參考餐飲行業普遍的標準來說,店鋪租金占營收比在13%以下是合適的,但目前各大機場店鋪租金占營收比約為20%,甚至更高。商家具備天然逐利性,為了實現盈利,在機場人流有限的前提下,高租金必然要通過高定價來承擔。
因而,除了要求商家遵守“同質同價”的承諾之外,機場方面還必須得在降租金方面拿出更多誠意與舉措,否則即使商家為了中標提交了承諾書,后期也會因為租金的壓力而讓承諾書成為一紙空文。
降租金必然會影響到機場管理方的利益,可有個問題必須明確與重申,機場經營方雖多為國有企業,有經營任務,也有為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義務,但機場作為重要的交通基礎設施,也具備很強的公益屬性。所以,在管理經營的過程中,也必須兼顧自身的公益屬性,不能為了逐利而置乘客利益于不顧。
一方面,管理方要加強對機場內商家的監管,對違法違規經營行為嚴厲打擊,讓商家不敢欺客宰客;同時要有刀刃內向的魄力適當讓利,讓商家即使不高定價也能適當盈利。唯有雙管齊下,方有可能徹底消除長期籠罩在機場上空的高價餐飲疑云,讓“同質同價”不僅僅存在于承諾書中,而是落地生根成為機場餐飲的標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