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市場呈現藍籌成長“一九“分化行情,資金抱團熱捧白酒醫藥家電等藍籌股,一度走出“喝酒吃藥吹空調”行情。受益于此,部分醫藥主題基金漲勢良好。與此同時,近期醫藥行業基本面回暖,行業政策出現利好,部分機構對醫藥板塊下一步走勢持謹慎樂觀態度。
結構性行情彰顯
根據數據,截至7月21日,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了醫藥行業主題基金今年以來收益,發現部分醫藥主題基金走勢良好。其中,安信消費醫藥主題今年以來凈值增長21.61%;中海醫藥精選靈活配置A今年以來凈值增長12.26%;中歐醫療健康混合今年以來凈值增長11.65%,華寶醫藥生物混合,今年以來收益為10.24%;南方醫保,今年以來收益為7.64%;易方達醫療保健行業混合,今年以來收益為7.45%。
申萬宏源(000166)證券指出,2017年上半年醫藥板塊整體企穩回升,產業政策調整帶來了結構性機遇。2017年1-5月醫藥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為11617.1億元,同比增長11.9%,利潤總額為1255.2億元,同比增長15.7%,收入與利潤增速均企穩回升,體現出醫藥行業在經濟不景氣下的穩定成長性。申萬宏源證券判斷,產業政策變革將成為醫藥板塊投資重要變量。
東興證券(601198)指出,從過去十年的基金十大重倉股的醫藥持股占比來看,主要在三個時期出現了超配的峰值:第一階段,2008-2009年間,在避險情緒的主導下,醫藥行業的防御屬性受到基金青睞;第二階段,2010年,新醫改帶動大量的增量資金投入,醫藥行業呈現了超高速的增長;第三階段,2013-2014年,在傳統行業進入低谷的情況下,醫藥行業的比較優勢凸顯,同時,各種“非藥”的新模式層出不窮,行業受到資金熱捧。
從目前情況來看,東興證券認為,雖然相比較于醫藥股市值占比而言,醫藥行業仍屬于超配狀態,但從近五年來看,基金十大重倉股的醫藥占比仍屬于低配(五年內較低點),醫藥行業相較于其他行業仍具備比較優勢,行業從“純藥”驅動的擴張時代正向“結構優化時代”(藥與非藥之間結構優化、行業內結構優化)轉變,仍有結構化機會,東興證券對行業持謹慎樂觀的態度。
看好醫藥板塊
安信消費醫藥基金經理陳一峰認為,醫藥股同樣被廣泛看好,未來面臨兩大長期投資機遇:老齡化近在眼前,藥品及醫療服務需求未來將呈現確定性極強的持續增長;醫保擴容將打消百姓就醫顧慮,醫療服務的覆蓋面和品質需求將不斷提升。
華泰柏瑞基金經理徐曉杰表示,2017年是醫藥復蘇之年,老齡化帶來的需求增長、醫療改革和創新帶來的契機都將成為行業發展的強力助推器,中長期看來行業內蘊藏著諸多結構性投資機會;此外,在上半年行情中,醫藥板塊滯漲,漲幅低于其它消費類板塊,后期補漲的可能性也會較大。
申萬宏源證券指出,醫藥行業基本面企穩回暖,新版醫保目錄出臺,醫改深入推進,政策發布和執行進入密集期,整個醫藥板塊分化明顯。2017年1-5月醫藥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約11.9%(2016年同期增速10.3%),利潤總額增長約15.7%(2016年同期增速14.97%),收入與利潤總額增速分別較2016年同期上升1.91個、0.73個百分點,基本面企穩回暖,公募基金醫藥配置倉位相對合理,醫藥板塊2017年市盈率30.42倍估值處于合理位置。
從醫藥行業細分領域來看,東興證券重點推薦:首先,醫藥商業:兩票制持續推進,疊加營改增、新版GSP等,商業集中度有望持續提升,未來幾年是商業并購整合的大時代,行業變革持續推進,重點推薦商業龍頭等。其次,重點推薦疫苗行業:去年疫苗事件后,行業發生了較大變化,尤其是渠道,從去年下半年疫苗行業逐步迎來復蘇,另外,未來幾年,可預見疫苗行業的幾個大品種有望陸續上市,打破現有疫苗行業無大品種、成長性乏力的局面,疫苗行業有望迎來最好的時代。最后,重點推薦品牌中藥消費。
銀河證券認為,下半年重點強調關注龍頭,逐步減輕對低估值的關注。下半年投資策略的核心是選擇各領域的龍頭企業。投資策略是:首先,繼續推薦龍頭公司。國內醫藥行業白馬股估值水平與國際醫藥巨頭接近,而國內市場整體增速高于國際市場。其次,創新藥投資是醫藥投資的重中之重。全球范圍來看,醫藥行業的投資機會緊密圍繞創新展開;再次,看好受益兩票制等政策的醫藥流通行業。兩票制+營改增將合力促進流通行業集中度提升,利好醫藥商業龍頭公司;與此同時,看好血液制品行業景氣度恢復。銀河證券認為,血制品業績低于預期主要是兩票制實施而非供需反轉。(中國證券報 實習記者 張煥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