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許巖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3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887億元,同比增長23.8%;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7043億元,同比增長28.3%,增速比1-2月份回落3.2個百分點。
分析人士指出,雖然3月份利潤增速雖有所放緩,但總體上仍處于較快增長水平,是向利潤增長常態的回歸。盡管未來利潤增速呈現回落趨勢,但無需擔心,不會再發生工業通縮。
企業效益明顯改善
數據顯示,2017年1-3月規模以上利潤總額增速28.3%,主營業務收入增速14.0%,2016年1-12月規模以上利潤總額增速8.5%、主營業務收入增速4.9%,2017年一季度比2016年全年高出近兩倍,工業企業利潤和收入的雙雙上臺階,表明企業層面出現明顯改善。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何平博士認為,雖然3月份利潤增速雖有所放緩,但總體上仍處于較快增長水平,是向利潤增長常態的回歸。同時,企業效益總體狀況繼續得到改善。
結構上看,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中,消費品制造業比重比1-2月提升了0.5個百分點,原材料制造業下降9.5個百分點,反映出經濟的內在動力,正不斷地從投資拉動轉變為消費回升的推動,這也與3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10.9%的超預期相匹配。
對于3月份工業增速回落的原因,業內一致歸納為三點:煤炭、石油、鋼鐵等相關行業的利潤增速回歸常態、原材料價格上漲快于產品價格上漲、去年同期利潤基數較高,同樣部分拉低了3月利潤增速。
“未來利潤增速確實將伴隨PPI漲幅下降而趨勢性回落?!?中信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諸建芳表示,從歷史數據來看,工業企業利潤增速與PPI趨勢一致。未來由于工業品供需關系逐漸改善,供需格局由“供不應求”過度到“供求平衡”階段,工業品價格上漲速度將會減緩下來,而PPI基數不斷升高,因此PPI漲幅將在3月份之后不斷回落。此外,由于去年同期工業企業利潤基數越來越高,預計未來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將會趨勢性回落。
值得注意的是,中游行業利潤也出現了很大程度的改善,比如,1-3月份,制造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23.4%,比2016年全年提高11.1個百分點;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長22.2%,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22.1%,分別比2016年全年提高22.0、20.0個百分點。
未來工業利潤呈現趨勢性回落
何平同時指出,我們也要看到,在企業效益總體改善的同時,一些不利因素也有所顯現:購進價格上漲過快,對實體企業降低原材料成本壓力增大;財務費用由持續下降轉為增長,表明降息對降成本的作用可能有所減弱,需要我們進一步關注。
數據顯示,3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為107.6%,比1-2月份上升0.3個百分點;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為110%,比1-2月份上升0.9個百分點,增幅高于出廠價格。初步測算,因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上漲7.6%,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加約7513億元,因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上漲10%,企業主營業務成本增加約6397億元,收支相抵,利潤增加約1116億元,增量比1-2月份明顯減少,利潤增長對價格上漲的依賴性減弱。
諸建芳指出,雖然PPI漲幅持續回落,但是工業品嚴重通縮不會再來,由于全球經濟的改善和中國經濟內生動力的修復,以及產能過剩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因此未來工業品物價仍然處于溫和上漲過程中,未來半年我們看不到任何工業品將通縮的跡象。
“雖然未來工業企業利潤增速趨勢性放緩,但是未來仍然會保持擴張態勢,工業企業利潤短期不會重回零增長或者負增長,預期未來半年工業企業利潤仍然保持中高速的增長?!敝T建芳表示。
申萬宏源的研報稱,上游企業利潤改善主因煤炭價格上揚,但當前煤炭價格已處高位,增長趨勢難長期持續,中下游利潤改善仍受需求端制約,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增速短期大幅上揚,但長期走高動力不足,加上基數效應影響,維持今年利潤增速前高后低判斷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