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跌倒的沙坑,也成為美國互聯網企業重新站起來的地方。在25日的交易中,納斯達克指數史上首次突破6000點,距離上一次創出新的里程碑,已經過去了17年。
2000年互聯網泡沫的破裂,曾令該指數直瀉數千點。在此后漫長的反彈過程中,亞馬遜及谷歌等互聯網企業重新回到輝煌時代,互聯網零售、硬件及存儲等板塊的股價在過去10年中至少翻了幾倍,數家科技行業龍頭企業甚至翻了10余倍。
“FANG”率科技股創市值神話
受卡特彼勒、杜邦及麥當勞等企業亮眼業績提振,美股三大股指在25日的交易中上揚0.6%至1.12%不等。其中,主要覆蓋科技股的納斯達克指數史上首次突破6000點,并一度觸及6036.02點的紀錄高位。
漲勢的背后,有著大環境的因素,但更多動力來自成份股本身,納斯達克指數主要覆蓋高科技股票,它們在過去幾年表現亮眼。
華爾街著名投資人Jim Cramer所創造出的“FANG”一詞便是其中的代表,它指的是臉譜網(FB)、亞馬遜(AMZN),奈飛(NFLX)和谷歌(GOOG)4家企業。今年以來,它們的漲幅在12%至31%間不等,幫助提振納斯達克指數年內漲幅達到12%左右,標普500指數的科技類股今年迄今上漲14%,而標普500指數同期漲幅僅為約6.7%。
就在納斯達克指數邁向6000點的時候,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也實現了自己的“六千里程碑”,該公司市值本周首次超過6000億美元。目前,蘋果、亞馬遜及臉譜網等科技股的市值在4000億至7000多億美元之間,規模甚至相當于一些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湯森路透的數據則顯示,美股科技股的整體市值幾乎可以和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規模相媲美。
市值變化也影射出美國金融市場格局之變。10年前,全球市值排名位居前列的包括??松梨?、通用等老牌企業,也包括花旗及美國銀行等金融機構,如今卻被科技股大舉占領。
根據富達投資集團的數據,截至4月25日,依托亞馬遜約1927%的漲幅,互聯網與目錄零售分項指數十年漲幅高達1343%。技術硬件、存儲和外圍設備指數及生物技術指數分別上揚279.5%及258.7%。因特網軟件及服務指數和生命科學工具及服務指數十年漲幅也都超過200%。
互聯網泡沫記憶猶在
在某種程度上,這樣漲勢讓人想起17年前的繁榮,投資者紛紛涌入高科技股不斷推高納斯達克指數,從1999年12月末的4000點到2000年3月上旬的5000點,只用了不到半年的時間。
此后,互聯網泡沫的破裂帶來的是長期低迷,這一指數再回到5000點卻已經是15年后。而從首次觸及5000點到突破6000點,用了17年。
昔日的重創無疑影響深遠。不過,業內人士指出,與過去的狂熱相比,科技股近期的漲勢更為堅定。
每當有評論說股市漲得太快或者太貴時,Jim Cramer總會分析一下估值:“我不得不承認,風險似乎降低了很多?!?000年時,微軟的市盈率高達59倍,思科為179倍,英特爾則為126倍。如今,微軟的市盈率為20倍,思科13倍,英特爾17倍。
投資咨詢公司Pension Partners的研究主管Charlie Bilello也表示:“2000年,納斯達克指數的市盈率為170倍,目前則為26倍?!笔杏食1灰曌骱饬抗善惫乐档耐ㄓ弥笜??!斑@不便宜,但也不是很瘋狂,我們并沒有處在一個人人都辭職炒股的時代?!庇浾?王宙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