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開的“中國制造企業雙創發展聯盟成立大會暨高峰論壇”上,工信部副部長陳肇雄表示,以“雙創”平臺建設和應用推廣為著力點,制造業“雙創”工作已取得明顯成效。要采用重大工程、試點示范、公共服務、評估評價等多種措施,推動制造業“雙創”落地生根。
據統計,2016年上半年,中央企業新搭建各類“雙創”平臺100多個,較2015年年末數量翻了一番。陳肇雄介紹,近年來,工信部組織實施制造企業“雙創”平臺建設工程,加大基于互聯網的制造企業“雙創”平臺和面向中小企業的第三方“雙創”服務平臺建設力度,推動“雙創”資源要素的高效聚集、整合優化和開放共享,積極營造大中小企業協同共進的“雙創”新生態,增強制造企業創新活力和轉型動力。
在“中國制造2025”的重大工程實施中,工信部也加強了對制造業“雙創”平臺建設的支持。一方面,組織實施智能制造工程,聯合財政部支持了93個智能制造專項項目,開展了109個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不斷探索制造業“雙創”平臺建設新路徑。另一方面,組織實施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工程,成立了首家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推動國家增材制造創新中心進入創建階段,統籌推進國家和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楊春立表示,展望2017年,制造業“雙創”平臺將大量涌現,越來越多的企業基于雙創平臺探索資源整合、模式創新和跨領域協同,基于雙創平臺的按需制造、服務型制造、個性化定制、網絡化協同制造等新模式加快普及應用,制造業“雙創”生態加快形成。
為了推動制造業“雙創”發展,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等共同發起成立了中國制造企業雙創發展聯盟。陳肇雄表示,中國制造企業雙創發展聯盟將組織開展制造企業“雙創”領域的基礎性、前瞻性、戰略性研究,還將構建制造業“雙創”平臺評估體系,開展“雙創”成果的評價、評估和推廣服務,對制造業“雙創”精準施策。(經濟日報記者 黃 鑫 實習生 楊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