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稱,如何實現財務自由,在五分鐘內獲得最好的管理技巧或者找一些可以在下次商務會議上賣弄的簡短引語?中國讀者正在為此付費閱讀網絡專欄文章,以尋求建議。
據美國《華盛頓日報》網站1月4日報道,對那些想要提問的讀者來說,有一些付費音頻應用軟件可以解決關于各種主題的提問,例如談判加薪和比特幣定價等。
報道稱,中國版共享經濟進入新階段:通過分享知識和經驗來賺錢。一批新的網絡內容平臺向訂閱專欄文章的用戶收取幾美元到幾百美元不等的費用,這些專欄由具有專業知識的個人開設,或者用戶付費讓他們回答問題。
全球許多自助和問答網站都可以讓人們分享經驗、知識和觀點,卻很少采用付費商業模式,但一些曾經不愿為網絡內容付費的中國人現在覺得他們選擇付費的信息更加可信。
騰訊控股有限公司研究部門對1700多名網絡用戶進行了調查,其中約55%的受訪者稱,他們曾為專家知識和見解付費,包括付費訂閱內容和下載文檔。艾瑞咨詢集團的一份報告稱,一半以上的中國網絡用戶曾經或愿意為內容付費,較兩年前的30%上漲。
報道稱,在一個充斥著虛假新聞的網絡環境中,中國的內容提供者見證了付費用戶的涌現。這些內容創作者出售的是關于商業、職業和自我提升的知識,他們的讀者擔心落后于快速變化的社會。一些用戶表示,公眾對中國新聞媒體和網絡信息的信任在減退,因此付費網絡內容呈現出更高的價值。
應用程序“得到”是較為成功的收費內容平臺。“得到”自助專欄迎合了認為努力工作、自我重塑和有效人脈是成功最要因素的讀者,其專欄作家包括投資人、記者、科學家和管理學大師。專欄“通向財務自由之路”由財富投資人李笑來撰寫,在四個月里吸引了10萬多訂戶。另一個由財經記者李想創辦的專欄將自己定位為私家商業知識秘書,專欄中的一些句子被強調“適用于幻燈片展示”或“可用于會議發言”。
此類內容吸引了新大學畢業生唐柯(音),他是南京一家建筑材料公司的銷售。他花了995元訂閱了一年“得到”五個專欄,相當于他近三分之一的月收入,他說,在學校所學的和工作中所需的存在差距,但從這些專欄中學到了工作和生活的實用技巧。(編譯/盧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