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3月份起,荷蘭、法國、德國等歐盟與歐元區主要國家將陸續迎來領導人選舉,鑒于上述國家內部均有民意支持率較高的極右翼參選人,市場據此對歐洲是否會飛出下一只“黑天鵝”的擔心程度也在持續增加。由于2016年的前車之鑒,目前任何民調結果均不足以讓歐盟吃下“定心丸”。尤其是在經濟復蘇緩慢,內外移民問題棘手的大背景下,以荷蘭自由黨、法國國民陣線黨為代表的一批極右翼政治勢力借機上位,反建制、反歐盟、反全球化的極右主張吸引了部分歐洲民眾的眼球。其中,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大學教授范登博格的觀點或許代表了相當一部分歐洲人的心聲。他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接下來的大選年中,極右翼政黨接管任何一個歐盟國家都將是歐盟解體的前奏,不能低估極右翼思潮在聯盟內部的傳染性與破壞性。
此間有分析認為,政治性不確定因素將成為2017年歐盟與歐元區經濟增長面臨的最大挑戰,這一觀點得到了歐盟經濟智庫布魯格的認同。但需要看到的是,歐盟作為一個成長數十年的政治經濟聯合體,在應對此前一系列挑戰時依然表現出了應有的韌勁。2016年,諸如英國公投脫歐、意大利總理因修憲公投失敗辭職等一系列“反建制”思潮并未使歐盟的政治經濟全面崩盤。相反,在“亂世”中,歐盟依然有相當一批高級別政要與民眾秉持歐盟一體化的信念。日前,在紀念歐盟成立25周年的活動中,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在作主旨演講時動情地呼吁歐盟各成員國共同應對未來的挑戰,攜手促進歐盟全面復興。2017年,歐洲經濟究竟將走向何方?人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