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中美稅制差距較大,美國的稅制結構以直接稅為主,中國以間接稅為主,單純用額度比較并不科學。更重要的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已經確定了“從以間接稅為主向直接稅為主”的稅制改革方向,所以,我們更應該呼吁的是堅定稅改目標,向全社會傳達出清晰的信號,營造良好的稅收法治環境。
聽曹德旺說:赴美是為全產業供應鏈“走出去”
再看福耀玻璃投資發展的戰略方向。面對眾多媒體頻繁提問“曹德旺跑了么?”聽聽曹德旺自己怎么說。
近日,他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福耀玻璃發展重心一直都是在國內,國外的投資只是很小一部分。近5年來,福耀在境內外的投資規?;境制?。事實上,在美國工廠開通的同時,福耀天津的項目也開通運營,并在蘇州工業園區有規劃。
至于赴美投資的考量,曹德旺說:“我在美國建廠20年前開始。我們所有對外的投資,都是經過國家發改委、商務部批準的。我們是全體產業的供應鏈,我們做玻璃的,都隨著汽車廠走。汽車廠去哪里,我們就跟到哪里。”
“按照我的生意戰略,我必須具備全球化供貨,才能在中國生存。中國做汽車玻璃的,屬于全中資企業,有資格參與國際競標的,總共不超過2家,一家是我。那中國企業只能單單在中國做,走出去不走出去?”曹德旺說。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認為,企業海外投資,一方面有趨勢性的因素,另一方面有短期的因素,市場波動的因素,還有市場環境、情緒等方面的因素,不宜用一種單一維度去解讀它。
在劉元春看來,這位“玻璃大王”在美辦廠,包含了面臨市場方面壓力的因素。“曹德旺經營的玻璃行業,是一個典型的產能過剩行業,如何來化解產能過剩,既要靠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要找其他的投資市場。”
而在中國企業積極“走出去”的同時,今年我國吸收外資規模保持總體穩定。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1-11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7318億元人民幣,折合1137.9億美元,同比增長3.9%。在制造業中,醫藥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分別增長65.3%和16.6%。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對曹德旺先生的言論未作置評。而對于我國的投資環境,他表示,應該更加全面系統地來看待。“今年以來,仍然有很多國家的制造業企業對華投資是增長很快的。他們更多是看重中國的產業配套、基礎設施以及正在逐步改善的投資環境。”
專家建言:不宜“把企業稅負問題做無限渲染”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高培勇認為,不能輕易就把企業稅負問題放到風口浪尖上做無限的渲染,而要扎根于中國的現實稅情,扎根于中國的現實國情。
“所有人都熱衷于減稅降費,為了減稅降費就提出各種各樣的政策主張。”他說,“但是殊不知不管是稅還是費,從來都是和政府支出綁在一起的,我們總要問你拿什么去減費降稅?目標是好,但是歸宿在那。很多人的分析繞開了政府支出,而直接談論減稅降費,或者至多談論到以擴大赤字的辦法去支撐減稅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