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素支持我國資本“出海”
近年來,我國對外投資保持較快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為深化我國與各國互利合作、促進國內經濟轉型升級發揮了重要作用。
“我國對外投資快速發展是國內外環境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張向晨此前表示,隨著國際主要發達經濟體總體的經濟復蘇以及對外國投資的需求增加,無論是發達經濟體還是發展中經濟體,為吸引外來資金也出臺了一些投資便利化措施,從外部環境來看,這便于中國的企業“走出去”。
相關專家分析了我國對外投資快速發展的幾大主要影響因素:首先,我國企業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進程正在加快;其次,我國外匯儲備連續多年位居世界首位,為中國企業開展對外投資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再次,國內“一帶一路”、國際產能合作、政府簡政放權等一系列措施,激發了企業對外投資熱情。
在這些內外需求下,我國政府簡政放權,切實采取了一系列便利化措施。據介紹,從2014年我國頒布境外投資新的管理辦法,到2016年9月8日,商務部和地方商務主管部門共完成境外投資的備案和核準21175件,其中核準件只有110件,占總數的0.5%,99.5%都是通過很便利的備案來完成,這使得企業“走出去”進行對外投資變得更加方便。
與此同時,居民對外投資、多元化配置資產的意愿越來越強烈。近年來,我國鼓勵“藏匯于民”和企業“走出去”,針對居民對外投資實施了很多便利措施。對企業境外投資實行備案制就是其中之一。2004年之前,國家對企業境外投資項目實施審批制,之后改為核準制,2014年9月之后正式改為備案制,只要不涉及敏感國家和地區、敏感行業,國內企業在境外開辦企業只需提交備案表。個人購匯也較之前更為便利,個人購匯并匯出境外,當年累計等值不超過5萬美元的,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就可以在銀行辦理,不需要審查交易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