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工作雖然結束多年了,但我還是經?;貋碜咦?,難以割舍的那份情愫,是無限的牽掛和美好的祝福!”廈門海關四級高級主辦劉斯生說。
“返永走親,越走越親。”這是永春縣原駐村(掛職)干部共同的心聲。
3月29日至31日,永春縣組織原駐村(掛職)干部開展第三期“返永走親”活動。憶往昔、敘舊情、聊變化、談發展……無論是回來“返永走親”的,或是目前仍在崗的;不管是在會場,還是在項目現場,駐村(掛職)干部們總有說不盡的事、講不完的話,大家熱烈討論交流,積極出謀獻策,助力打造鄉村振興永春新樣板。
“結親”又“結心”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在這條連接歷史、記錄當下、叩問未來的不平凡路上,我們始終接續奮斗、并肩前行……”曾經踏上三輪五載扶貧路的泉州師范學院化工與材料學院黨委書記鄭少君說,“從2015年起,我就跟永春緊緊連在一起,過去是想在脫貧攻堅上多做點事,現在是想在鄉村振興上多出份力。”
在座談會上,鄭少君代表“返永走親”的原駐村(掛職)干部,領取了2024年度永春縣鄉村振興導師聘書。
考察花石社區(豐曉飛 攝)
考察僑新老醋觀光工廠(潘耿元 攝)
去年來,永春縣面向原駐村(掛職)干部發出“我為鄉村振興辦件事”的倡議,號召認領產業發展、項目建設、民生公益、醫療教育、志愿服務、宣傳推介等六類項目。截至目前,原駐村(掛職)干部共領辦項目115件,為永春發展盡心盡力、獻計獻策。
“我們學院擁有強大的師資隊伍和科研能力,不僅每年都組織學生到永春實習,還選派專家到東關鎮南美村等地擔任科技特派員。”鄭少君介紹說,“目前有3個博士生長期幫助永春香企在做制香項目研究,致力‘變廢為寶’,利用廢棄材料制作生態香。”
目前在崗的市派駐蓬壺鎮高峰村黨支部第一書記豐曉飛,是第二次到永春駐村了,把這種“結親”做法復制到了高峰村,這次抓住“返永走親”機會,聘請了鄭少君、劉斯生等9名原駐村干部擔任高峰村的“榮譽村長”,有了這個“身份”的加持,未來將一起為高峰村鄉村振興工作助力。
鄭少君、劉斯生絕非個例,很多原駐村(掛職)干部積極發揮“橋梁”作用,用心幫忙開展招商推介,協助引進大型企業集團來永投資發展;或者助力農產品銷售,讓蘆柑、枇杷、茶葉等“出村進城”,賣出好價錢;或者幫助爭取上級政策、項目、資金支持,加快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或者通過對接公益團體、開展志愿服務、宣傳推介永春等方式,為永春發展匯集更多正能量。
“每一次‘引路搭橋’,每一個‘善舉良策’,都體現了原駐村(掛職)干部‘為了更好的永春’的熱切期待。連續三年來,以‘結親’活動為載體,越來越多的原駐村(掛職)干部重返永春、走近永春,從而進一步打開各領域交融與合作的大門,共同推動永春邁入更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永春縣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黃永炎說,這也是該縣近年來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有益嘗試,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走親”更“走心”
此次活動中,‘返永走親’的原駐村(掛職)干部深入考察永春縣近年來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實地走訪了上沙嶺花果世界、僑新老醋觀光工廠、五里古街和花石社區。
大家邊聽邊看、邊走邊議,集思廣益解難題。五里古街,承載著眾多華僑華人鄉愁記憶的這條古街,歷時5年多的保護修繕后,整體業態和功能布局得到了更為合理的規劃,海絲文化資源進一步挖掘,正以全新面貌登上世界舞臺。閩江學院音樂學院黨委副書記林映平表示,“我們音樂學院學生能歌善舞,吹拉彈奏樣樣在行,暑假期間可以組團來,按照不同主題,在五里古街9個景觀公園輪番上演,讓快樂無間隙銜接。”
考察五里古街(潘耿元 攝)
9名原省市在永駐村(掛職)第一書記被聘為蓬壺鎮高峰村“榮譽村長”(豐曉飛 攝)
林映平此前連續多年組織學生來永春開展社會實踐,到蓬壺、湖洋、吾峰等中心小學進行支教,用愛心點亮了山區孩子的夢想。他還積極推動閩江學院鄉村振興研究院永春分院設立,力爭建設成為融試驗與示范、理論與政策研討、教育培訓與孵化創新等功能于一體的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和兩岸融合發展新型平臺。
“走親”不只是“走進來”,還積極“走出去”。日前,永春縣桂洋鎮黨委書記姚劍平就帶隊前往廈門海滄海關拜訪原駐新嶺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劉斯生,并在劉斯生的“穿針引線”下,到廈門遠海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和博格步(廈門)輕工制品有限公司參觀考察和招商推介。
“海關部門主要服務對象是企業,在招商引資和產品銷售上有一定優勢。”劉斯生說,“我將繼續發揮‘紐帶’作用,推動更多企業到永春投資興業,也讓永春農特產品走得更遠、賣得更好,共同推動鄉村振興事業的發展。”
一都鎮林山村距離永春縣城56.1公里,泉州市市場監管綜合執法支隊謝端陽不辭辛苦趕去與村“兩委”干部一起重溫駐村時光,暢談鄉村振興這幾年村莊變化,圍繞“農民如何增收”、“如何壯大集體經濟”、“黨員如何模范帶頭致富”等問題進行深入交流探討,幫助理清發展思路,進一步做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
“鄉親們有什么問題,可以隨時打我的電話。”這是原駐村(掛職)干部不約而同說得最多的一句話?;顒又?,一個個牽手相擁地走親鏡頭、一幕幕噓寒問暖的談心場景、一段段鮮活激昂的奮斗故事不斷呈現。大家還紛紛返回昔日駐地“走親”,共話美好未來。
黃永炎表示,“我們將在‘走’上下功夫,推動勤走親、真走心,力促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形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生動局面,匯聚起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磅礴力量!”(潘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