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1月26日訊(閩南網記者 黃紫燕 通訊員 康向陽 林巧云)泉州市洛江區旅游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有著“名山、名橋、名人、名傳說”等經典文旅資源,同時有文物、非遺、景區等眾多優質文旅資源。近年來,洛江區整合資源,大力發展旅游產業,培育“悠游洛江”品牌。同時,洛江區不斷探索旅游助推鄉村振興的新路徑,成功實現鄉村旅游發展新模式創新,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羅溪:傳承歷史 聚焦項目 壯大村集體經濟
在羅溪,一段歷史引領老村發展。洪四村挖掘整合歷史文化資源,聚焦優質旅游項目,壯大村集體經濟。
洪四村以旅游產業發展為導向,經專業的旅游策劃團隊實地考察后,對洪四村的紅色故事進行深度挖掘,整合洪四影劇院、軍裝發展史館、人民英雄紀念碑、櫻花園、德孝廣場等資源,以村集體洪巖旅游公司牽頭,鄉賢投資入股成立洪四文旅開發投資公司,打造紅色榮耀旅游基地項目?;赝ㄟ^穿軍裝、唱紅歌、重走抗戰路線等一系列獨特體驗的活動、前沿新潮的團建項目、豐富的服務配套,打造輕量化的知識型、游樂型的培訓教育綜合基地。
村中旅游業的發展也帶來了新的就業機會,不少貧困戶家庭參與到村中保潔、安保、講解員等工作中。到2018年底,全村6戶精準扶貧戶已實現百分百脫貧。2020,實現村財收入18萬元。
紅色基因正在洪四生根發芽,勾勒未來的美好藍圖。
河市:串點成線 聯合發展 啟動東溪旅游發展聯盟
在河市,一條東溪串聯北片區發展。河市鎮整合東溪沿線旅游資源,推出多元化精品路線,促進片區蓬勃發展。
東溪旅游旅游精品路線將俞大猷公園、紫楹山莊、鄉韻農場、九品蓮花生態園、田格里拉生態園、后深溪旅游區等景區串點成線,涵蓋文化體驗、養生餐飲、休閑農業、戶外運動等多種類型,同時有著芋頭、石斛、蓮花、辣木茶等特色農旅產品,對于游客具有極大吸引力。
8月14日,泉州東溪旅游聯盟啟動儀式暨精品線路發布會,在河市鎮北片區游客中心舉辦。河市鎮黨委啟動“黨建+”的模式,成立了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由5個村和6個景區共同的投資入股,走規?;蛯I化的運營,策劃生成親子游、休閑游、養生游等路線,串聯起路線的各個村各個景區,從而促進村集體、農民和各景區企業的共同發展。聯盟前期先行推出親子路線、運動路線、養生路線等三條旅游主題路線,涵蓋北片區5家旅游企業、10余個項目。
后期,洛江區將串聯洛陽古橋、蔡襄祠及河市北片區俞大猷公園、紫楹山莊、鄉韻農場、田格里拉等,提升沿洛陽江西岸田園野趣精品路線。
虹山:節慶牽頭 招商引資 全域旅游全面開花
在虹山,一朵油菜花帶動全域旅游。虹山鄉以油菜花節為契機,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眾多旅游項目落地,全域旅游發展。
2012年,虹山鄉舉辦的油菜花節引起近十萬游客游玩,成為旅游網紅。如今,每年定期舉辦油菜花文化節吸引眾多知名媒體推介虹山全域旅游,有力提高虹山鄉村旅游知名度。
油菜花節的火爆也為虹山鄉的鄉村發展帶來了新思路。近年來,虹山鄉聚焦全域旅游發展,激發產業活力。堅持立足虹山自然資源稟賦,筑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將鄉村旅游確定為虹山經濟發展的首位產業,鉚足動力,做強旅游品牌。虹山鄉通過以商招商、親情招商、政策招商等方式,動員在外鄉賢回鄉創辦企業,招引重點企業在虹山設立子公司,增加鄉財稅收入。堅持以《虹山全域旅游總體規劃》為指引,合理布局旅游發展項目,分期分批、有計劃有重點地推進項目落地實施。
如今,虹山鄉全域旅游發展已經初見成效,現已成功培育一個油菜花基地,油菜花節、地瓜節兩大節慶品牌,石龍谷、櫻梅園、虹橋飛瀑三大旅游景區。2019年,全鄉共接待游客40萬多人次,旅游總收入達5000多萬元。
接下來,虹山鄉緊緊圍繞發展全域旅游促進鄉村振興的中心工作,進一步完善旅游集散、餐飲、住宿、娛樂等服務性設施,豐富和提升虹山的旅游內涵和旅游體驗。并且整合虹山現有彭祖文化、土樓文化、古厝文化、鄉愁文化等文化元素,分批分期打造虹山文化旅游亮點,有效提升虹山的旅游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