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閩臺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自古以來,閩臺冬至最重要的民俗活動就是“作米丸”,也叫“搓圓”。12月21日,泉州臺商投資區黨群工作部聯合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泉州市臺港澳辦、泉州市臺聯在張坂鎮霞美小學開展“晝短情思綿 冬臨敘團圓”冬至主題活動,與在泉臺胞共度團圓節。
“咱厝人,冬至時,碨米絞粞搓紅丸……”臺胞來到孩子們中間,和他們一起念閩南童謠,或搓圓,或捏尖,動手“作米丸”。除了傳統的圓子以外,還有仿漢堡、寶塔、手鐲、笑臉等各式各樣新式糯米團子。臺胞龔俊維說:“泉臺兩地習俗一樣,我們在臺灣也有吃,媽媽也會給我們煮冬至丸,今天聚在一起感覺很溫馨,吃到了熟悉的家鄉味,特別是今天來了很多小朋友,有一種傳承的感覺,讓他們了解冬至習俗。 ”
泉州市總工會兼職副主席、泉州頤和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執行長邱俊杰宣講
在沉浸式體驗冬至小團圓的熱鬧后,“臺胞講給臺胞聽”特色微宣講隨即展開。臺胞邱俊杰、龔俊維分別以《弘揚勞模精神 心系臺胞職工》《一部機械 兩代傳承》為題,分享自己在泉州臺商投資區創業、就業的故事與感悟。中國閩臺緣博物館“緣來一家”宣講團分別從館藏作品、臺籍老兵、尋根尋親等角度進行宣講,用真事以真情講好“兩岸一家親”的故事。臺胞張偉俊說:“聽了宣講后才知道,原來閩臺兩地有這么多同名同宗村,這些年,有很多臺胞來這里尋根交流,希望以后可以有更多這種活動,增進彼此心靈契合。”
據了解,近年來,泉州臺商投資區吸納轄區內的臺灣人才,組建臺胞宣講小分隊,積極傳遞黨的先進理論和“兩岸融合”的利好政策,進一步打響“臺胞講給臺胞聽”特色宣講品牌,深化兩岸融合發展。(通訊員 曾玲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