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足干勁“趕早”“拼早”
泉港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節后開工率達80%
近日,記者走訪泉港區部分企業發現,在各項惠企政策的激勵帶動下,企業紛紛鼓足干勁趕生產搶市場,搶機遇創佳績。
明恒紡織公司節后生產繁忙 (陳淑華 劉澤陽 攝)
引導企業
用好用足惠企政策
當人們沉浸在新春團圓的喜悅中時,泉港區聯合石化、福橡化工、湄洲灣氯堿、東鑫石化、煉化林德氣體等重點企業春節期間堅持生產,廠區轟鳴的機器聲沖淡了春節的年味。
“公司生產的環己酮產品一直產銷兩旺,春節期間滿負荷運行著。”東鑫石化公司總經理蔡漢明介紹道,隨著國家大用戶直購電試點范圍的擴大,今年該公司被泉港區推薦參與省里組織的直購電交易。“公司一年用電約3600萬千瓦時,參加直購電后,一年起碼可省100多萬元電力成本。”
泉港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區已推薦聯合石化、林德氣體、東鑫石化等6家企業申報直購電交易,預計可減免用電成本共3000多萬元。
作為國家級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園區,泉港區引導企業用好用足各級循環經濟補助政策。泉州林德二氧化碳氣體有限公司以福建聯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二氧化碳尾氣為原料,生產工業級二氧化碳產品。因為“吃干榨盡”工業尾氣,林德公司去年拿到了3000多萬元循環經濟方面的政策補助。
“減負”“解難”
打造良好營商環境
除部分重點企業春節期間堅持生產外,節后泉港區更多企業奏響了“趕早”、“抓早”、“拼早”的新春主旋律,為該區節后工業經濟的“開門紅”奠定了堅實基礎。截至2月5日,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工率達80%。
一季度良好開局對于完成全年穩增長目標至關重要。春節前后,該區大力落實小微企業稅費減免、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和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等優惠政策,實施“陽光”減負行動;開展送政策進企業活動,大力宣傳當前企業所能享受的穩定工業、企業技改、兼并重組、降低成本、互聯網經濟等方面政策;區四套班子領導節后分別走訪掛鉤企業,了解企業運營情況,協調解決企業困難,全力抓好銀企對接會82.6億元貸款授信落實,幫助企業緩解融資難題。
明恒紡織公司是泉港區省級創新型企業,新年41萬紗錠緊密賽絡紡、560臺針織圓盤機全面開機,預計可實現年產值7.8億元。因產能擴大,面臨著用工難題。2月4日,該區人社局舉辦春季大型人力資源招聘會,幫助急需招工的明恒紡織、百川資源、恒昂工貿等101家企業現場招聘2249名員工,為工業企業節后開工生產提供了有力的用工保障和人力資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