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訊 (記者龔翠玲 通訊員 劉澤陽 文/圖)4月9日,泉港區黨史學習教育文藝宣講小分隊走進南埔鎮惠嶼村,將黨史課堂搬到漁排上,以“理論宣講+文藝表演”的方式,結合惠嶼發展歷史,講述革命斗爭歷程和人物事跡,為當地漁民送來一場別開生面的黨史宣講,汲取海島振興力量。
多年來,作為泉州市唯一的海島行政村,黨的關懷為惠嶼村注入了強大的“紅色動力”,推動這個偏僻海島小漁村蛻變成為富裕文明的新漁村,實現了村民人均年收入從泉港區倒數第一到全區最高的逆襲。
為推進黨史宣講入腦入心,泉港將課堂搬到田間地頭、工廠車間,創新“土專家”“土辦法”“土教材”模式,充分發揮百姓宣講團、文藝小分隊、鄉村講師團作用,開展“宣講+文藝表演”“宣講+志愿服務”“互聯網+黨史宣講”,讓群眾坐得住、樂意聽、記得牢,擴大黨史宣講覆蓋面、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