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7月16日訊 前晚9時30分,一名男童在泉州市區海景國際花園的露天游泳池內溺水后,被送醫搶救,不治身亡;7月13日晚,福清市??阪?,1歲零2個月的男童小賓(化名),栽進外婆囤洗澡水的塑料桶里,險些溺亡……
高溫遇上暑假,是學生、兒童溺水事故高發期。為了避免這樣的悲劇發生,家長除了加強安全教育外,還應教孩子掌握必要的游泳安全知識,緊急的溺水自救常識,危急時刻,救人救己。
事發小區露天游泳池,從兒童區到成人區中間有一段步行間隙
事件1:
男童游泳池溺亡
家屬尋找營救者
前晚9時30分許,泉州海景國際花園的露天游泳池內,一名四五歲的男孩溺水。
海都記者趕到現場時已近10時許,記者從一名小區居民處得知,當晚8時許,一名年紀約四五歲的男孩在成人區內溺水,目擊的群眾見狀,將孩子救起,并由安全員接力帶到岸邊。急救時,孩子有很多嘔吐物,隨后120醫護人員將孩子送至泉州正骨醫院。
之后,記者趕到泉州正骨醫院,直至昨日凌晨2時許,通過現場人員確認,遇溺的男童已經死亡。
事發現場是一個露天的游泳池,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兒童區,一個是成人區,因為泳池已經關閉,記者無法詳細了解到整個泳池的內部構造。但從兒童區到成人區,中間有一段步行間隔,而且在泳池內可以看到臺階,泳池設置的1.6米的深水標示位于成人區靠內側,距離兒童區有點距離。但溺亡的男童究竟是在哪一塊區域,至今尚未有明確說法。
目前,豐澤警方已調取了游泳池周邊的監控,但事件的具體情況還在進一步調查中。
昨日下午3時許,記者回訪游泳池,發現售票點已貼出了“暫時停業”的手寫通知。小區內,記者看到三名男子正在張貼白紙,講述的就是前晚男童溺亡的事情。記者致電詢問,對方自稱是男童的父親,妻子因愛子蒙難幾近崩潰,家屬質疑游泳池管理者應急處置的做法,“孩子從兒童區走到成人區,都沒有管理者制止嗎”?家屬們希望尋找營救者還原事情經過。
對于家屬的質疑,記者隨后致電游泳池的負責人陳先生,就經營高危險性體育項目(游泳)的相關資質、救生員的資質等問題進行了解,對方回應警方已著手調查此事后,當即掛斷了電話。
事件2:
栽入家中水桶 福清一齡童險喪生
“救救我的孩子!”7月13日晚9時許,一輛救護車從福清開到省婦幼保健院,被送進醫院的男童小賓臉色慘白、瞳孔散大、無法呼吸,心跳卻達到每分鐘140次。經過3天搶救,截至昨日,小賓仍然昏迷,無法自主呼吸。
據了解,小賓的父母是安徽人,在福清打工,小賓出生在福清??阪?,1歲零2個月,剛學會走路。平時,父母忙著打工,小賓由外婆帶。
“小賓身高80多厘米,塑料桶才40多厘米高,誰能想到會出事?”家長告訴醫生,當天傍晚5時許,外婆在床邊給小賓洗完澡,覺得倒掉一大盆洗澡水挺可惜,就把水囤在一個大號塑料桶里,打算沖洗廁所。當時恰好是晚飯時間,外婆把水桶暫時放在床頭,就去廚房做飯了。約10分鐘后,外婆回屋一看,小賓的頭倒栽在桶里,身子耷拉著,已經沒了心跳、呼吸。
外婆慌了神,忙抱起小賓,平放在地上,口對口做人工呼吸,但只吸出一點水,小賓仍牙關緊閉。父母聞訊回家后,把孩子送往福清市醫院搶救。
小賓被送到福清市醫院后,醫生對他進行了胸外按壓、氣管插管等,搶救40多分鐘后,小賓恢復心跳,但仍無法呼吸,又被轉往省婦幼保健院。目前,經過3天搶救,小賓仍在昏迷中,離不開呼吸機。醫生表示,小賓最后即使清醒,也可能留下癲癇、癱瘓、智力低下等后遺癥。
省婦幼保健院兒科重癥監護室主任王世彪介紹,小賓溺水后,外婆及時吸出了一些水,但如果采取胸外按壓等急救措施,效果更好,“不要輕易放棄搶救,特別是低體溫情況下。”他提醒,嬰兒溺水2分鐘左右,很容易窒息,缺氧10分鐘以上,后果更嚴重,就算成功搶救,腦發育也可能受到嚴重影響,因此,在送醫途中,家長不能放棄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