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i4ks">
  • <td id="ei4ks"></td>
  • 注冊
    閩南網 > 泉州 > 泉州新聞 > 正文

    海絲十國行第二站“淡馬錫”新加坡 下一站文萊不見不散

    來源:閩南網 2015-01-22 16:55 http://www.vistrails.com/ 海峽都市報電子版

      閩南網1月22日訊 千年前,新加坡還被稱作“淡馬錫”時,已因深水漁港的優勢,在海絲航線中舉足輕重。如今,這個四面環海的國家,依然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樞紐站之一。

    海絲樞紐新起點

    海絲樞紐新起點

      1月3日,海絲十國行第二站,海都采訪團來到新加坡。這里處處有海絲。街道旁,多元宗教寺廟和平共處,與泉州何其相似,街頭隨便一個市民都能自如地轉換幾門語言,海絲帶來的文化融合,鮮活地生長在每一個細微里。比如福建會館“執著”地投入教育事業,比如年輕團隊創新南音。

      這種文化交融和經貿往來,隨著我國“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對接將更加明顯。在新加坡相關專家看來,新時期,新加坡的樞紐作用漸顯,越來越多中國人來新加坡投資,也讓人更加期待中國企業到東南亞投資的前景。

      第三站,我們相約文萊。你知道海絲路上的文萊故事嗎?你有想分享的“絲路文萊”嗎?海都熱線通95060,本報官方微信公眾號“海峽都市報大泉州”,24小時為您守候。

      約嗎?

      □海絲十國行·報道反響

      “采訪在追溯歷史上海上絲綢之路的同時,展開了新海絲篇章,拉近了泉州與東南亞交往的距離。報道不僅專訪了印尼中爪哇省政府文化與旅游局局長,讓讀者了解到印尼及印尼華人現在的生活,也為僑務部門開展印尼的工作提供了重要參考。”

      ——泉州華僑歷史學會副秘書長劉伯孳

      “父母都是上世紀40年代從印尼歸國的華僑,一直希望能替父母回去看看??催^海都報這兩天的海絲十國行報道,這樣的情緒更濃烈了。這是海上絲綢之路在一個家族、一個人身上留下的烙印。”

      ——泉州市書協副主席楊條沯

      “原來不清楚在印尼還有這么多的中國印記,而且默默地生根發芽著。報道那些被我們所遺忘的古老文化及特色印記,猶如塵封已久的醇酒被再一次解開,喚醒更多年輕人對本土文化的重視和喜愛。”

      ——讀者張琳衍

      尋訪 海絲印記

      海事博物館 泉州元素打頭陣

      新加坡海事博物館是亞洲首創且唯一一所完整展出亞洲海事歷史的博物館。海都采訪團的新加坡尋訪,在這里開始。

    新加坡海事博物館,按原尺寸復制的鄭和尋寶船艦艏

    新加坡海事博物館,按原尺寸復制的鄭和尋寶船艦艏

      走進博物館,一艘按原尺寸復制的鄭和尋寶船艦艏尤為搶眼。艦艏的中央是一個大屏幕,每隔20分鐘播放一次動畫短片,以鄭和自述的動漫形式,展示他15世紀下西洋的歷險過程。

      博物館內左側設有一個露天市場,入口處鄭和的海絲航線,起點赫然寫著中國泉州。市場內陳列當年沿途各國家的特色商品,如茶葉、錫器、香料等,海上絲綢之路沿途港口集市曾經的繁榮可見一斑。

    新加坡海事博物館展出的海絲航海圖

    新加坡海事博物館展出的海絲航海圖

      露天市場通道起點,便是泉州的展區。茶葉、陶瓷、南音……厝邊們熟悉的泉州元素,在這里一展無遺,吸引了很多國內外游客。

      博物館的規劃十分有趣,除了數百件珍稀文物展品外,館內還設有電子展臺及互動式觸摸屏幕,供游人體驗昔日海上絲綢之路中的各地民風民俗。有一個叫虛擬樂器組合的互動性展出,其中的樂器來自世界不同港口,參觀者可以通過觸摸屏“演奏”某個樂器,或“混搭演奏”多種樂器,把譜成的樂曲電郵給自己,新鮮有趣。

      多民族國家 于細微處看融合

      新加坡70%都是華人,這里的唐人街被稱作“牛車水”,因當年華人居住的地方沒水,常常要用牛車載水,因而得名。

      新加坡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很用心,針對華人、馬來人和印度人,市區設了三個文化保留區,牛車水區域還設置了原貌博物館,展示華人習俗和當年打拼的歷史。

      這里的多民族特色,也衍生出不少特色文化。這是個多語言的國度,就是街邊小販,也能熟練地說著馬來語、華語、英語、閩南話、粵語,轉換自如。

      “正如同從前新加坡是東西方港口的中轉站一樣,不保持這樣的競爭關系,怎么在這個社會上立足呢?”導游王先生祖籍金門,作為第三代華裔,他同樣熟練掌握幾門語言。

      確實,新加坡港務集團早已意識到了這一點。這個四面環海的國家,依然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根據新加坡公布的新一輪發展藍圖,新加坡政府打算在2027年將目前的轉運港遷至西部的大士,屆時港口年吞吐量會達到6500萬標準箱,幾乎是現在新加坡港吞吐能力的兩倍。

    方百成寄語中新兩國友誼

    方百成寄語中新兩國友誼

      追訪 中國聲音

      方百成:中新應該是情誼,而不僅是友誼

      在新加坡一條名為直落亞逸(馬來語“海灣”的意思)的街道旁,佇立著一座新加坡華人視為精神寄托的建筑——天福宮。

      天福宮建于1839年,至今已有150多年的歷史。在新加坡開埠時期,南來北歸的華人所乘的船就停泊在宮前不遠處的港口上,到港的第一件事,都會到宮內拜祀,感謝媽祖保佑平安。

      “它是福建會館的前身,也是我們早期華人到新加坡時最先到達的地方。”新加坡福建會館副會長方百成說,天福宮扮演了新加坡早期華人第二個家的角色。早期的新加坡華人,子女沒有地方可以上學,福建會館1840年成立后,把大量精力投入到教育事業。

      目前,福建會館下設六所華校,有14000個學生和700個教職員。這六所學校的宗旨中,保存和弘揚中華文化及語言一直是重要組成部分。據了解,福建會館每年在6所學校的投入超過100萬元新幣(折合人民幣約500萬元),主要用于教學設施設備的更新,課程的增加等各方面。

      方百成欣然接受成為本報海外觀察員。

    新加坡湘靈音樂社社長丁宏海寄語祝福

    新加坡湘靈音樂社社長丁宏海寄語祝福

      丁宏海:延續南音,也是傳承海絲文化

      南音隨著早期華人來到新加坡,1941年,湘靈音樂社成立。

      南音界內,提起丁馬成,恐怕無人不曉。這位祖籍泉州東海的老先生,是新加坡南音革新史上的先驅。上世紀70年代,流行音樂和西方現代音樂盛行,南音受到嚴重沖擊。此時,丁馬成將生意交給兒子,挺身而出,擔任新加坡湘靈音樂社社長,立志改革、重振南音。

      湘靈音樂社現任社長丁宏海說,1977年,在他父親丁馬成的嘗試下,湘靈音樂社舉辦了首屆“東南亞南樂大會奏”。此后,丁馬成多次帶隊參加泉州、廈門的國際南音大會唱,1983年以創新南曲《感懷》奪得了“英國第37屆蘭格冷世界民族音樂及歌樂比賽”民族獨唱組第三名。

      “如何讓傳統音樂被新時代的年輕群體接受,這是南音必須要面對的問題。”15年前,湘靈音樂社特地從泉州聘請了藝術總監林少凌,負責文化創新。

      林少凌認為,南音作為一種比較小眾的傳統音樂,要延續繁榮,必須依靠市場,要創新。為了讓更多年輕群體喜歡上南音,湘靈音樂社不斷創新南音曲目編排,選送人才到中國培訓,還開發了南音的衍生產品——小劇場南音,將南音與時尚結合,200人劇場的定期表演,場場爆滿。

      “想讓更多年輕人加入到學習南音的環境中,必須考慮行業的前景問題。”林少凌說,音樂社這些年都免費招生,但即便開始報名南音的人多了,如何吸引住、留住年輕群體,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許振義(左)受聘為本報海外特約觀察員

    ▲許振義(左)受聘為本報海外特約觀察員

      許振義:新海絲,是呼吁共同繁榮的態度

      “1990年左右,我看到的是新加坡人到中國投資,現在漸漸反過來了。”

      剛剛受聘為本報海外觀察員的許振義,經歷頗為豐富,他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事務處主任,并于2000年加入新加坡貿易發展局(現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還先后擔任新聞公關司處長、中國業務司處長。

      他剛剛成立了一家投資公司,專門接和海絲相關的咨詢業務。他說,中國這十幾年來的發展持續穩定快速,更加開放的新海絲之路,也必將會帶來新一波緊密貿易,讓中國及包括新加坡在內的東南亞國家都能彼此獲益。

      2002年6月,許振義受委為新加坡共和國駐上??傤I事館商務領事,幫助新加坡企業更全面地了解中國的投資環境,并提供商務咨詢和建議。在他看來,新海絲的提出,更關鍵的是在傳達一種態度,一種呼吁東南亞國家能夠與中國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信號。

      私訪 迷你攻略

      兩個海絲碼頭 時尚里體味歷史

      在新加坡游玩,消費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高。酒店價格稍貴一點,均300多元新幣起,吃的比較便宜。因早期為取締占道經營,政府出錢建了許多“巴剎”(即大排檔),可吃到東南亞各國的特色小吃。

      新加坡海事博物館,每人需門票38新幣。這是一張通票,除了可以欣賞博物館外,還可前往水族館參觀。

      新加坡河旁還有兩處歷史沉淀深厚的地方:駁船碼頭和克拉碼頭。駁船碼頭是早期福建人最早上岸的地方,毗鄰金融區,如今是餐飲、酒吧一條街??死a頭是廣東人當年上岸的地方,同樣是餐飲、酒吧一條街。

    海絲樞紐新起點 11

      探訪 海絲花絮

      海都民間觀察員 黃達

      “文化和信仰,親切得像一家人”

      2天半的新加坡行程,給我印象很深的,還是當地多元的文化氛圍。在牛車水的佛牙寺,金碧輝煌的大殿、虔誠的佛教徒、朗朗的誦經聲,仿若置身泉州某個寺院。

      天福宮供奉的是媽祖女神,這對于來自福建的我們格外親切。通過海上絲綢之路,華人把媽祖信仰帶到了新加坡,代代相承,香火延綿?,F在,天福宮無論建筑材料還是媽祖神像,都來自福建。

      和天福宮同在一條街上,印度教、天主教、道教、伊斯蘭教等寺院近在咫尺,互相尊重,和如今的泉州,又是一種別樣的相似。

      猜圖漲知識

      問:圖片里這東西到底是啥?干嗎用的?

      小伙伴們,開挖腦洞使勁猜吧,我們會在下一篇報道里揭曉答案哦。想早點知道答案的,可以微信關注“海峽都市報大泉州”,找Big哥要!

      更多精彩海絲旅途,請關注“海峽都市報大泉州”→(海都特派記者 陳麗娟 周錫銀 吳月芳 觀察員 黃達 文/圖)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最高獎勵100萬元 助力“晉品出?!?晉江出
  • 打通創新全鏈條 破除轉化“兩張皮”——“
  • 省級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啟動申報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世遺泉州|名居·中憲第:三百年紅磚古厝里的海峽情緣(視頻)
    世遺泉州|名居·中憲第:三百年紅磚古厝里的海峽情緣(視頻)
    鄭和開麥喊話:來不來泉州臺商投資區,look in my eyes!回答我?。?!
    鄭和開麥喊話:來不來泉州臺商投資區,look in my eyes!回答我?。?!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 習近平: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 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丨“指尖” 全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 《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自什么 母親毆打女兒致其死亡 已被刑拘 官方最新 農行回應客戶辦理業務期間離世:未要求病 海南首次發現舊石器時代曠野遺址 距今1萬


    国产啊v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天堂无码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av超清无码不卡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