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國現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橋洛陽古橋,圖為難得一見的退潮場景
2.兩江入??诳梢娫诮ㄖ械默F代泉州跨海大橋
3.后渚大橋俯瞰
4.聚寶街曾是宋元時期海外商人商貿往來的熱鬧之所
閩南網10月30日訊 如江上臥龍的洛陽橋、安平橋,為遠航人牽掛的姑嫂塔、石湖塔,鄭和下西洋途經靈山圣墓進謁的“行香碑”,遍布整座九日山的“祈風石刻”,管理泉州諸港海外貿易事務的“市舶司”,最早的涉外賓館“來遠驛”……與海上絲綢之路相關的遺址史跡之多,是泉州人引以為豪的一件事?!?A href="http://www.vistrails.com/quanzhou/news/689967.html" target=_blank>“空中看泉州”高清圖】
當我們在空中用鏡頭拍下它們的身影時,畫面里滿是記憶的思緒。穿越歲月波濤,不由再嘆,這座曾為“古代東方第一大港”城市的種種傳奇。
最初是因何魅力,將人們從廣闊的中原引向泉州,放眼浩瀚的海洋?據載,唐代陸上絲綢之路的衰落始于“安史之亂”,海上絲綢之路有了興起的契機。而泉州灣海岸線曲折漫長,擁有“三灣十二港”,足以吐納自如地任中外商貿船只進出。恰好通往內陸的水路也很便捷,便使這里成了不可多得的“黃金商貿區”。
俯瞰泉州古城,如今雖已不見當年的盛景,遺跡卻都有跡可尋。古城巷陌中,城南萬壽路的街口至車橋頭,一里多長的聚寶街仍清晰可見,這條街曾是海內外商賈云集之地。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護送元朝公主闊闊真遠嫁波斯,就從這里啟程。他在著名的《馬可·波羅游記》中盛贊道:“宏偉秀麗的刺桐城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在這里,貨物堆積如山,的確難以想象……”
這里的人們確信,當年從聚寶街一帶水域往入??谧?,商船番人就從后渚港出海通向更遠的地方。沿途,經過現在的豐澤區法石村,也是宋元時期泉州港重要的港口之一。這里曾發現大量海外交通遺跡,包括現在騎行在沿海大通道上可以遇見的美山、文興、圣殿古渡口,都是當年古港興盛的見證者。
也許可以這么說,泉州和泉州人的命運一直與大海相關。一部海外交通史,實際上也是泉州古城興替變化的歷史:因為有著眾多的文物古跡,泉州成為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座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海絲遺跡就是重要的加分砝碼。2001年起,泉州開始邁出“海上絲綢之路——泉州”申報世界遺產的腳步,去年年底,國家文物局已將“海絲”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現在,泉州還保留著許多與當年的遠洋貿易有關的遺跡,都是用眼睛可以看到的,這從我們航拍的圖片中可以尋跡。而看不見卻能感受到的是,泉州人愛拼敢贏的冒險精神,造就了如今人人奮力創業的昂揚氣魄和膽識。誰能說“愛拼敢贏”的性情,與我們身邊的這片海無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