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i4ks">
  • <td id="ei4ks"></td>
  • 您現在的位置: 閩南網 > 泉州 > 泉州新聞 > 正文

    午休睡地板 小妍爸爸說幸福

    核心提示: 網友們說,在小妍身上學到幸福;社會學者:當今社會焦慮感加重,讓人們的幸福感跑偏

    □“小小清潔工 萌版大S”追蹤

      4歲女孩小妍,陪奶奶在泉州街頭做清潔工一年多(詳見本網昨日報道)。報道被新華網、新浪網、騰訊網、鳳凰網等轉載,僅騰訊網上,就有上萬網民表示感動。有市民要帶孩子去找小妍玩,有福清讀者想為小妍爸爸換工作。

      這個純真的笑臉,在網上引起熱議。有網友說,應關注社會底層;也有網友說,這讓他們真切感受到幸福。

      對此,浙江大學社會學教授馮鋼說,小妍和她奶奶并沒說出“她們很幸?!?,眾網友卻讀出“幸福觀”,這反映了現今一種社會心態:民眾普遍的焦慮感和缺失幸福感,才使人們看到這一濃濃親情和堅韌的孩子時,領悟到幸福的含義。

    在文興宮前的走廊上吃午飯,小妍調皮地戴起爸爸的帽子

    小妍一家

    8點就“上班” 午休睡地板

      小妍是獨生女,是東海街道法石社區人,由于古厝拆遷,和爸媽、奶奶暫時住在東海東梅社區,和其他幾人合租一套民房。

      小妍的奶奶凌晨四五點就得上班,步行5公里,半小時;負責東海派出所附近約500米街道的清掃;而每天早上8點多,爸媽上班時,會用摩托車把她載過去給奶奶。小妍長年“上班”,刮風下雨,就穿著雨衣去;除非媽媽不上班在家帶她,而她媽媽很少休班。

      上午10點,完成清掃,小妍和奶奶不回家,到附近法石社區文興宮前的一處走廊休息,那是小妍最喜歡的地方——不用曬太陽,可以爬上爬下玩,累了就和奶奶躺在走廊中休息。

      傍晚6點,祖孫倆才回家。

      昨天,小妍帶了她的玩具——一個小皮球,自顧自踢著。一不小心摔倒在地,膝蓋破了個口子,小妍卻沒有哭鬧,又撿球玩了。和別的同齡小孩不同,小妍基本上沒啥玩具,沒玩伴,也缺少學前教育,數數只能數到十。

      12點,午飯時間。沒手表和手機,小妍叫餓了,奶奶就出去買盒飯快餐。

    與爸爸小聚 快樂兩小時

      這一家子的午餐,就是在文興宮的走廊完成的。每天中午,在附近打工的父親騎車來會合,3人一起吃簡單的午餐。

      奶奶打盒飯回來,三盒,小妍奔過去要接。放下盒飯,小妍沒急著打開,跟著奶奶一路小跑到附近小賣部,抱回一瓶啤酒?!澳鞘墙o爸爸喝的”,她說。十多分鐘后,小妍的爸爸吳先生騎車過來。這時,小妍才打開盒飯,兩盒飯,一盒菜。太餓了,小妍大口大口往嘴里扒飯。奶奶牙掉了,則從家里帶了稀飯、咸菜。

      吃完飯到下午2點多上班,這兩小時是小妍和爸爸的“親子互動”時間。小妍格外喜歡和爸爸玩,一會兒要背,一會兒要抱。沒多久,小妍媽媽在廠里吃完飯過來。小妍拿著報紙奔到媽媽跟前,指著照片,得意地說“這是我啦”。

      小妍最遠去過哪里?吳先生說帶去過東湖公園。這邊,小妍就學起老虎,一蹲一跳,好像自己長了尾巴,擺來擺去。

      吳先生說,雖然一家人都很辛苦,家境比不上別人,但小妍很乖,“有時候我躺在走廊午睡,她會冷不丁親我臉,我覺得一家人都很親,很幸?!?。

    謝網友關心 老人不就醫

      昨天,小妍的父母接到不少親友電話,都夸小妍可愛,就是曬得太黑了。在微博,小妍的照片被上千人轉發。有人覺得,小妍的幸福,心酸得讓人掉淚;也有人覺得,在孩子的世界里,有奶奶在身邊,有疼愛她的爸爸媽媽,那就是真正的快樂,這就是幸福。

      吳先生還有兩個哥哥,生活都挺辛苦。但老奶奶沒覺得苦。她說,自己還有能力干活,加上社區很照顧,所以就掃馬路貼補一下,“掃地這活不算太累,就是沒有節假日,掃了8年,很少放假?!?/P>

      有網友覺得奶奶年紀太大,卻還要頂著烈日和小孫女掃街,讓人看了心酸。奶奶一聽樂了,她說:“曬曬太陽,是好事??!”她說,小妍有頭巾,太熱時也不會讓孩子曬著,但曬曬太陽也是鍛煉,嬌慣著的話,以后一曬就要中暑了。

      小妍就要上幼兒園了。昨天,老奶奶專程去了趟小店,花8元錢買了一個小鬧鐘,“以后上學要準點,不能遲到了”。

      老奶奶脖子可能有病,一些網友很關心,想見見老人,給些資助。奶奶笑著擺手,“不要緊,不會痛?!碧岬缴厢t院,奶奶不肯,擔心花錢。

    小妍說,報紙上的女孩是她小妹妹

    學者說法

    “裝”的東西太多

    真情就格外動人

      (陳強 《中國青年報》福建記者站站長、資深媒體人)

      陳強在新浪微博上看到這組照片后,轉發評論道——“美德,美圖”。

      昨天下午,陳強說,泉州街頭祖孫倆的這組照片,打動了他,也觸動了很多網友的心靈深處。他認為,感人之處是因為“真”。照片中,流露出人的真情,記者則真實記錄這份真情。他說,當下社會各種“裝”的東西太多了,“真”反而成了稀缺元素。所以,“真”格外打動人。

    社會焦慮感

    讓幸福感跑偏

      (馮鋼 浙江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這組照片在網絡上引發熱烈關注,觸動網友各種各樣復雜的情感。這類場景,在現代城市本身就很少見。隨著物質條件變好,城市獨生子女被寵愛,父母怕他們受委屈,4歲的孩子幾乎不可能有啥勞動。

      馮鋼說,前天浙江的《今日早報》也報道了西湖邊上,一個奶奶帶孫女掃地;此前還有環衛工母親將小孩放環衛車的報道。這首先反映的是社會人和人的不平等,社會缺乏對底層的關注。其次,之所以深深打動眾多網友,與現代人的幸福感偏差有關?!度嗣袢請蟆?月4日發表評論《讓更多的人不再焦慮》,經濟社會結構失衡,降低了幸福指數,強化了對未來前景的不安全感?,F代社會節奏快,大多數人都在無休無止打拼,很難去體會這樣一種平淡的幸福和溫馨?!昂芏嗳说哪繕耸琴嶅X、賺錢、賺錢,有錢才能談幸福,幸福是需要條件的;這種有條件的幸福感,與幸福背道而馳?!?/P>

      這對祖孫倆,也許自身并未想過何為幸福,如何才能幸福等等,但她們展現出的生活狀態,就讓人們真切地感受到幸福,觸動很深,“本質上的幸福,其實很簡單”。(本網記者 楊梅香 吳佳弘 李秋云 張帆 田米 文/圖)

    □網友聲音

      寒寒戰士2000:她們的幸福,心酸得讓我落淚。一起祝福!

      廈門警方在線:當人們專注房子、金子甚至是利比亞局勢時,街頭溫馨的一幕才是真正的生活!

      向明影像:純真的笑容,敏捷的動作,無怨的內心,正是當代孩子們所缺乏的!

      李小孩的小凱:最美好的瞬間,總是在最真摯的親情間。幸福和物質占有量沒直接關系。

    分享到:
    網友評論僅供網友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版權聲明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回到頂部 關注海峽都市報閩南版報社官方微博

    電話:0595-28985153 傳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田安南路536號五樓 在線QQ客服

    CopyRight ?2020 閩南網是由福建日報社(集團)主管 版權所有 閩ICP備1020650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5120190010

    閩南網擁有閩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閩南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国产啊v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天堂无码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av超清无码不卡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