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2月18日訊(閩南網記者 蘇毓茹 通訊員 蘇馨琪)近日,《泉州市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2025年專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出臺,明確泉州市將持續推進全市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專項行動,堅持以項目定載體,以需求定規模,立足存量優化,抓好“規劃、規范、提升、示范、招商”5個環節,確保2025年新增投產企業1000家以上,力爭再引進入駐企業1000家、總數達到3000家,新增“升規”納統企業600家、累計新增達到1000家,新增產值1000億元以上。
《方案》提出,泉州市將按照“項目提效年”工作部署,聚焦園區效益、效率、效能,突出入園企業投產達效納統,突出園區運營管理能力提升,加快完善工業園區“抓投產、促納統、優存量、造業態”閉環運作管理機制。持續做好產業提級、園區提檔、發展提質,總結推廣一批園區標準,持續深入打造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2.0版本,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在投產提速方面,聚焦縣域重點產業鏈,繪制產業鏈清單,明確強鏈補鏈方向。通過政府與市場結合,引培優質招商機構,采用精準招商模式,打造“產業園即產業鏈”的良好生態。開展組合式招商,以營商環境吸引“項目+人才”團隊,扶持科創企業成長。優化招商服務平臺,實行專員制,確保項目快速落地。
在效益提增方面,抓住國家政策機遇,深化綠色數字技改專項行動,用好技改資金,推動企業技術改造與增資擴產。按照“儲備、培育、提升”原則,培育優質中小企業。建立“四個一批”入園企業管理機制,扶持企業升規納統。
在要素提優方面,加快創新要素集聚,建設中試平臺,促進“從研到產”。開展泉“園”金融服務專項行動,構建多元金融體系,探索“共同成長計劃”,設立產業基金。深化產教融合,優化招工引才政策,鼓勵校企共建。探索“先租后讓”,助力中小微企業入園。
在配套提升方面,圍繞完善基礎設施,超前布局,解決用能排污等問題,推廣降本增效做法。健全生產生活配套,按7∶3比例構建空間,推動創新平臺落地,促進園區向產業社區轉型。實施節能降碳行動,創建綠色園區,提升資源利用效率。
在管理提質方面,從多維度發力,推廣示范項目,開展多元評價,提升運營水平。借助《開發區審核公告目錄》修訂,整合園區,拓展管轄范圍。出臺監管意見,明確自持與轉讓條件,全流程監管企業。建立標準化體系,修訂重點領域標準。加快智能化改造,構建智慧大腦,提升園區運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