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i4ks">
  • <td id="ei4ks"></td>
  • 注冊
    閩南網 > 泉州 > 泉州新聞 > 正文

    泉州:古街巷繡花功夫“萌生”新業態 城市留記憶

    來源:閩南網 2021-10-21 10:55 http://www.vistrails.com/

      閩南網10月21日訊(閩南網記者 曾小琴 黃紫燕)用微改造這種“繡花”功夫,讓城市留下記憶,人們記住鄉愁。

      在歷史文化名城、世遺城市泉州,不管是中山路,還是29條古街巷,都以微擾動、低沖擊的“繡花”功夫方式改造提升,并始終秉承古城“見人、見物、見生活”“留形、留人、留鄉愁”的要求,采取活態化保護的“3.0”版本,即盡可能地保存原真生活。

      漫步泉州古城,一幅幅原生態生活場景畫面徐徐鋪展開來:原生態生活場景屢見不鮮,古城煥發生機,業態活絡,充滿人間煙火味。這里宜居宜業宜游,成為年輕人的精神家園、老年人尋根之地。

      秉承29條古街巷改造的典范樣本,泉州還將啟動古城二、三分區街巷提升工程,項目共涉及45條街巷,長約10.69公里,片區總面積約1平方公里,預計年底前可先行開工五堡街、五堡新街等街巷。

      微改造成網紅打卡點 獲評全國示范案例

      近日,泉州鯉城區金魚巷口,一群小朋友正玩起了尋“魚”游戲。金魚地雕、金魚型的空調罩、金魚魚紋圖騰、整潔有序向著街巷延展的石板材、出磚入石墻面等,讓這條巷子古韻十足。

      孩子們在網紅打卡點金魚巷尋金魚

      改造提升后的金魚巷,煥發生機。不管是東來菜頭酸、海絲金鳳(閩南民俗小吃/元宵圓)、海絲福泉特產,還是藝術閩南(木偶、旗袍、伴手禮)、德蘭·卡咖啡館、鯉遇等,這些擁有閩南和泉州特色擺件、美食、糕點、服飾等店面常迎來過往游客、市民的追捧。

      金魚巷微改造工程,被住建部評為全國歷史文化保護與傳承街區綜合類示范案例,儼然成為“網紅打卡點”。這條長271米的金魚巷,修繕時采取了海蠣殼、出磚入石、水洗石、白灰粉刷、夯土墻、木雕、石雕、泥塑等十幾種閩南古建筑傳統工藝,街巷修復后再現“古早味”,延續了歷史文脈。

      金魚巷的改造,是泉州古城29條古街巷提升“見人見物見生活保護模式的一個縮影。

      泉州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重視居民體驗感和獲得感,泉州實施古城背街小巷保護綜合提升工作,按照“低沖擊、微擾動”理念,采取去蕪存菁方式對古城街巷進行修繕。2020年8月,按照“一街一特色,一巷一亮點”要求,泉州分期、分批對29條古城背街小巷進行綜合提升,目前已基本完成29條街巷市政提升工程,25條街巷地面鋪裝,2條街巷的立面提升。

      這些街巷改造提升后,附近居民欣喜發現,家門口的道路精細化鋪磚,出行環境改善不少,原有的交通堵點也同步疏通,實現街區微循環。

      新業態引入 古街巷業態煥發新活力

      中山路歷史街區是古城保護的重中之重,也是古城街巷的核心肌理。中山路示范段騎樓立面整修、街面環境整治、地下管線提升、海綿城市等綜合保護提升工程已完工投入使用,一批文化業態也同步引入,成為古城一大亮點。泉州還開展了專項策劃,引入培育高端文化業態作為引導提升傳統街區商業活力。

      踏入“最安溪體驗館”,茶葉飄香,安溪本土特色鐵觀音、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竹藤編、藤鐵工藝、龍涓大餅、湖頭米粉等產品琳瑯滿目,千年文廟、清水巖、李光地、高甲戲、茶歌茶舞等文旅資源宣傳展示富有特色。最安溪體驗館負責人詹海清是一個好客的安溪本土人,看到館內有人參觀,便拉著泡茶話仙。

      最安溪體驗館

      “金魚巷、中山路等街巷改造提升,整個古城古香古色,我很看好這個館。”詹海清介紹,從7月份開館至今,不少市民、游客慕名而來。談起安溪館,詹海清表示想向游客們推介家鄉安溪,展示家鄉的特色。未來,詹海清打算每個月在該館展示安溪2個鄉鎮的特色,把安溪24個鄉鎮的土特產、文旅資源、產業等一一展現給大家。

      與“最安溪體驗館”一樣受青睞的,還有“永春館”。踏入“永春館”,記者看到桃溪老醋、達埔篾香、獅峰佛手、漆籃、紙織畫、金桔糖等豐富多樣的永春特色產品。該館的負責人吳婷婷認為,泉州各個縣(市、區)的特色能相對集中在泉州市區古城一起展示,不僅煥活了古街巷的生機,同時也給各個縣(市、區)展示本地方特色提供一個窗口。身為永春館的負責人,她將收集整理永春的特色產品和文旅資源,并向社會各界人士展現永春的魅力。

      永春館

      在“中國白推廣展示中心”里,服務員們正熱情地給顧客介紹產品。德化窯歷史悠久,歷經了千年的風霜,在中國陶瓷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在世界陶瓷史上“中國白”一詞也就成了德化白瓷的代名詞。該館負責人黃芳介紹,古城街巷改造提升,尤其是中山路把越來越多的閩南特色匯集于此,真是越來越有味道。她稱,精美的德化瓷器做出來,現在她想把它們擺出來,推介出去,讓世人都能知道。

      中國白推廣展示中心

      走訪中,記者發現,古城引入新業態,豐盈了市民的文化生活。喜歡文化、前來參觀的老泉州人林先生稱,他一直關注泉州的業態改造提升,對于這幾個館的設置,林先生豎起了大拇指,中心市區也能感受大泉州的各種文化韻味。

      人間煙火味更濃 居民獲得感更強

      泉州古城29條古街巷改造之一的舊館驛,有家新開張不久的咖啡館??Х瑞^由古厝改裝而來,以花磚、藤椅、琉璃燈等南洋風格裝飾與咖啡館相結合,讓這座富含經典古厝增添了現代氣息。不同于現代的咖啡館,古厝的咖啡館改造結合泉州的特色和元素,它的創新功能和意義更能打動本地人。

      咖啡館里,有身著漢服和旗袍的游客正排隊拍照;架子上,泉州文旅圖冊深受好評;天臺上,手持咖啡,秋風徐來,可觀東西塔、紅磚厝等景點,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美不勝收??Х瑞^的負責人小麒介紹,舊館驛的地下管網、路面地磚改造一新,周邊環境煥然一新。搭乘泉州申遺成功的契機,她的咖啡館開館迎客,緊挨著開元寺和南外宗正司遺址,她也想借她的咖啡館,既為游客提供休憩場所,也可作為欣賞古城的一扇窗口。她的房東看到自家閑置的房子,煥發新的活力,也感恩泉州市委市政府的謀劃,讓他家房子增值。

      游逛于古城街巷的市民,或是生活在海外重返家鄉的僑胞,都會發現泉州古城保留那份原真。

      據了解,除了已經無人居住的危房,采取“以修代租”進行加固修繕后適當引進業態外,更多的是尊重當地居民的意愿,全面地保留當地人的生活。同時,著力提升挖掘、提升其文化元素,統籌盤活街巷內的名人故居、傳統建筑和周邊水系、公園,重塑傳統街區(街巷)的歷史文化肌理,打造文化展示面。

      正是按照這一原則,29條古街巷完整地保留了“人間煙火味”。“無論什么時候回到泉州,都能找到過去。”一位常年旅居海外返鄉探親的華僑點贊稱。

      “以古城片區為突破口,致力打造‘見人見物見生活’留形留人留鄉愁’街巷文化活樣本,分區域分類分批開展背街小巷整治工作,留住傳統韻味,煥發古巷生機,持續提升居民幸福感”,泉州市住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責任編輯:連培煌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錦繡山河·美好旅程——5·19中國旅游日
  • 北師大教師教育研究中心海絲分中心落地泉州
  • “簪花圍”連世界!外國專家走進豐澤蟳埔,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世遺泉州|名居·中憲第:三百年紅磚古厝里的海峽情緣(視頻)
    世遺泉州|名居·中憲第:三百年紅磚古厝里的海峽情緣(視頻)
    鄭和開麥喊話:來不來泉州臺商投資區,look in my eyes!回答我?。?!
    鄭和開麥喊話:來不來泉州臺商投資區,look in my eyes!回答我?。?!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福建省政府黨組召開會議 認真學習貫徹習 福建支持各地新增建設70個產業鏈頭部企業 福建省開展縣域“一老一小”家政服務項目 “中國地熱一張圖”在閩首發 全國地熱資 首趟絲路海運“一箱制”海鐵聯運專列開行 云霄縣:核電領舞,奏響能源強音 以下哪種方式更適合儲存堅果 螞蟻莊園5月 2025年5月18日是第幾屆全國助殘日?螞蟻
    国产啊v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天堂无码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av超清无码不卡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