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基建”的演進,“智慧城市”已不再是一個陌生而遙遠的名詞。如今,在泉州的各個交通路口、車間、港口,以及許許多多的園區,借助數字科技的創新,“新基建”正以智慧城市的名義,悄然走進城市的每個角落。
“智”解停車難題
城市級平臺盤活泊位資源
與朋友聚餐,花20分鐘才找到一個停車位;用餐后去開車,發現車前已堵上另一輛車,聯系車主挪車再花20分鐘……這樣讓人叫苦不迭的經歷,對大多數司機來說一定不陌生。隨著機動車保有量的爆發式增長,汽車數量增長與停車位供給嚴重失衡,停車難、停車亂、交通堵成為城市“頑疾”。
由南威軟件集團推出的“蜻蜓停車APP”是城市靜態交通應用領域的一大創新。“與傳統互聯網停車平臺物業級停車服務的做法不同,‘蜻蜓停車’以城市級智慧停車平臺為基礎,整合城市路面停車泊位、路外停車場、私人泊位資源,為城市停車運營管理部門、園區物業、商圈商戶、住宅小區物業、公眾五類群體提供大數據融合的一體化產品與服務。”市數字辦工作人員介紹。
“‘蜻蜓停車’支持全城通停,在APP上可以實時查詢附近車位信息,并集成多類支付手段,無需停車繳費,無需找零排隊,極速出入,實現無障礙停車。”市民李先生是智慧停車平臺的粉絲,他說,如果自己家里有閑置車位,還能在線發布信息提供給他人使用,不僅車位不會閑置,個人還會有收益。
升級政務服務
全省首創“區塊鏈+電子證照”
泉州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發展,加快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促進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催生智慧生活。
“‘數字政府’建設是智慧生活的一大亮點,通過信息匯聚,實現數據互聯互通,打破了信息壁壘,實現一網通。”市數字辦工作人員介紹,目前我市已建成全市統一政務云平臺和政務數據匯聚共享平臺,匯聚政務數據超1.8億條,實現與省級政務數據匯聚共享平臺、“一照一碼”審批信息共享平臺的數據實時對接。深入推廣電子證照生成和應用,建成泉州市電子證照共享服務系統。
以前辦很多事項都需要提供企業的證照,有的還要重復打印,現在直接從庫里調出來,方便快捷。這樣的方便來源于我市升級“泉州政務服務”APP,在全省首創引入“區塊鏈+電子證照”技術,通過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防篡改、可追溯等特性,為電子證照庫的數據安全、授權應用、跨區域互認提供全過程的基礎技術支撐。
筑牢安防圍墻
已建設感知設備約17萬路
“數字化安防”為城市筑牢安防圍墻。記者從市數字辦了解到,我市著力構建一個動態實時、全量采集的多維感知體系。以視頻監控為基礎,統籌開展車輛卡口、電子警察、人像卡口、電子圍欄、WiFi采集探針等智能感知設備建設,逐步織密前端多維智能感知網,進一步增強對社會面“異動”情況的感知能力。目前,全市已建設聯網視頻監控等感知設備約17萬路,初步構建了以視頻圖像為基礎、以多維感知為核心、以專業應用為導向的公安實戰應用系統建設體系,用于案件偵查、群眾交通出行、事故認定、尋找遺失物品、查找走失親友等方面。(記者 殷斯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