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泉州市商務局公布全市1-4月利用外資數據。在一系列穩外資政策措施帶動下,我市實際使用外資實現逆勢增長。今年前4個月,全市完成實際使用外資18.9億元,比增44%,超過全省增幅20.2個百分點。新設外商投資企業115家,比增26.4%;合同外資53.5億元,比增62.9%。
“云對接”全球投資者 部分領域招商有新突破
疫情發生以來,原集中于春節后舉辦的一系列線下招商推介活動取消或延期,我市積極創新招商方式,拓寬線上招商渠道,“云對接”全球投資者。由泉州市商務局精心制作的《2020年泉州市招商推介》H5網上宣傳材料,經政府網、專業網站、微信平臺等積極轉發,累計4萬多人次閱讀,廣泛觸達全球投資者。同時,商務部門梳理在談項目,今年以來通過“不見面”方式對接海內外客商350多名,組織舉辦5場“線上”對接活動,對接外資有效線索項目10個,總投資134.45億元。
引進來,落下來。通過完善機制,市商務局積極推動項目履約落地。一是健全重點外資大項目聯系機制,有效推動項目到資履約;二是建立重點外資企業聯絡微信群,積極協助安踏集團、百宏集團、潯興拉鏈等150多家重點外資企業采購口罩和體溫槍等防疫物資;三是創新服務舉措,組建專門服務小組對簽約項目實行全鏈條一站式服務,并全面推行多渠道的“不見面”服務模式,積極推進項目備案落地。
突出重點,服務重點。今年,泉州在部分領域實現招商新突破。以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現代服務業為重點,我市成功引進了鑫舟生物信息科技、恒熙OLED研發生產、豐樹倉儲物流等帶動效應強、經濟效益好的大項目。依托制造業“三大板塊”,圍繞“1234”產業體系目標,成功引進聯東U谷科技創新谷、立邦新型材料海峽西岸經濟區生產基地項目等一批產業關聯度高的基地型、龍頭型企業。
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加快到資 為疫情承壓企業“雪中送炭”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政府服務的身影。疫情期間,泉州市商務局通過短信、微信、網絡等媒介,及時向在泉外資企業外籍及港澳臺人士通報本市疫情防控情況,幫助外資企業有效防范化解疫情風險,堅定外商投資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防控期間,我市還出臺了加大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到資獎勵措施,將疫情期間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加快到資獎勵政策措施調整為:對外商投資企業外方股東在2020年2-4月實繳注冊資本100萬美元(含)以上的,按實繳額的2%折人民幣給予獎勵,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對2020年2-4月外資并購、境外上市企業返程投資到資500萬美元(含)以上的,以及境外世界500強企業、全球行業龍頭企業、臺灣百大企業在泉設立綜合性總部及營運中心、研發中心、營銷中心、結算中心等職能總部的,按實繳額的2.5%折人民幣給予獎勵,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等等,為疫情中承壓的企業“雪中送炭”,增強企業信心,推動外資企業恢復正常經營。
相關人士認為,今年以來泉州市利用外資實現大幅增長,從長期和宏觀層面來看,得益于整體營商環境持續改善。中國外商投資環境更加公平透明可預期、便利化程度持續提高,給外商在華投資樹立了信心。從短期和區域來看,我國經濟率先走出疫情,泉州市加速推進復工復產,尤其是以輕工制造為代表的行業產業鏈、供應鏈較為完整,供給需求率先回暖。與全球疫情蔓延相比,制造業強市泉州的投資環境更加穩定,外商未來的投資回報預期更加穩定。(記者 劉倩 通訊員 林文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