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火蟻
紅火蟻
男童被紅火蟻咬 致神經系統損傷
今年4月,市區東寶花苑的居民頻頻被紅火蟻騷擾,不少人被咬過后,不僅傷口很痛,發紅、發癢、起水皰,甚至出現了雙腿發軟、渾身發冷的情況。
該小區里的保潔阿姨告訴記者,小區里起碼有10個紅火蟻窩,自己打掃衛生時只能將褲管塞進厚厚的襪子里,以防紅火蟻從褲腳鉆入。在草地的小鼓包上,記者拿著樹枝一捅,馬上爬出不少紅火蟻。
小區物業經理表示,因東寶花園建在山上,紅火蟻和白蟻較多。每年一到這些有害生物頻繁出沒的季節,物業會要求環衛人員每月進行七八次消殺作業,防治紅火蟻的藥劑由寶山社區發放,全年都可以免費領取。
前不久,惠安一名6歲男童小東隨奶奶下地干活時,不慎被紅火蟻咬傷,致過敏性休克,經過市兒童醫院的醫生全力搶救,才脫離生命危險。據孩子的父親介紹,當天下午1時多,孩子陪著奶奶一起去田里干活,沒過一會兒就暈倒在田地旁,身上爬滿許多只紅火蟻,四肢多處起了紅點。
醫生介紹,孩子被送進重癥室后,已經出現了多器官功能受損,甚至出現神經系統損傷和消化道出血。三天里,醫院給孩子做了三次血液凈化。
非洲大蝸牛
非洲大蝸牛
外來入侵物種 可能攜帶病毒
近段時間,在市區一些小區的綠化帶、灌木叢中,可以發現不少個頭較大的蝸牛,這種蝸牛叫“非洲大蝸牛”,為外來入侵物種,可能攜帶病毒。
在市區東海某小區內的綠地內,出現了數十只雞蛋大小的蝸牛。“很少見到那么大的蝸牛,白天幾乎看不到,但是晚上就爬出來。”小區居民吳先生告訴記者,特別是下雨天后,蝸牛格外多。而不少在小區內玩耍的小孩,對這些大蝸牛感到好奇,有的湊近觀察,有的還會伸手去摸。“看到了我們就會制止,這些蝸牛跟我們常見的不一樣,也不知道是什么品種,有沒有寄生蟲,所以不敢讓小孩碰。”吳先生說。
記者采訪時發現,在市區多個小區有這種蝸牛出沒的痕跡。市區城東某小區業主陳女士告訴記者,每天晚飯后,她都會帶孩子在小區里散步,多次看到小區的孩子們在墻腳玩蝸牛,“我曾碰了一下,黏黏的,不知道會不會有寄生蟲”。陳女士說,后來她查了一下資料,才知道這是非洲大蝸牛,危害性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