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門監管
研制綜合治理文件
規范線上教育培訓
2018年11月26日,教育部等三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健全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整改若干工作機制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其中明確提出要“強化在線培訓監管”,做好面向中小學生利用互聯網技術在線實施培訓教育活動機構的備案工作,切實把好入口關,按照線下培訓機構管理政策,同步規范線上教育培訓機構。今年3月,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曾表示,校外培訓機構已出現“線下減負,線上增負”的現象,教育部已會同相關部門著手研制綜合治理文件。
此前,教育部門針對校外培訓機構亂象已經大刀闊斧地整治,泉州各縣市區公布了校外培訓機構的“黑名單”和“白名單”。截至去年年底,泉州共有108家校外培訓機構被列入“白名單”,293家被列入“黑名單”。今年以來,豐澤區等縣市區再次陸續公布了新的校外培訓機構“黑白名單”。今年2月,《泉州市校外培訓機構設置標準(試行)》開始實行,對泉州市校外培訓機構的場地設施、舉辦者、安全標準、師資隊伍、培訓內容、收費標準等17個方面作出了詳細規定。
針對目前一些校外培訓機構將戰場從線下轉移到了線上,今后教育部門將對線上線下的校外培訓進行綜合治理,將線上、線下“一線牽”,綜合施治。
消費提醒
報名網絡培訓課程
應簽合同便于維權
目前,市面上有不少以“外教”“名師”“包會”等為噱頭的線上培訓課程。暑假期間,校外培訓火爆,家長們在為孩子謹慎選擇線上培訓機構和課程時,注意機構是否合法合規。
雖然線上培訓與直接到校外培訓機構報班略有區別,無法通過觀察場地、教學設施等現實條件判斷機構是否過硬,但家長們仍應了解提供線上課程的培訓機構是否具備辦學許可證和營業執照,任教的老師是否具有教師資格證。
在網上報課程,也得簽訂培訓合同,對課程安排、課時、師資、收費和違約責任進行明確約定,以便發生糾紛時有據維權。
另外,家長們一定不要輕信所謂的“短時出奇效”和“高價就有好效果”,選擇培訓班時一定要尊重孩子的興趣和意愿,降低對培訓班的高期望值,讓孩子們度過一個快樂、有意義的假期。(本期執行:記者 傅恒 李菁 胡彥明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