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前兩日的祭掃高峰之后,清明小長假的最后一天,往各處掃墓的人群不再那么擁擠。昨日,前往宏福園掃墓的有2.5萬人次,前往清源山的有0.6萬人次,前往皇跡山陵園的有0.5萬人次,與前天相比少了近一半。至此,清明小長假3天共有17.7萬人次前往“兩園一山”追思祭奠。
清明3天泉州迎來祭掃高峰,圖為宏福園一角。 (陳英杰 攝)
鮮花祭掃
生態殯葬漸入人心
昨日上午10時,記者驅車前往宏福園,與前兩日相比,前來祭掃的市民少了很多。停車場并未停滿車,陵園各出入口的交通也較順暢。
在樹葬區,李老伯一家人正在祭掃,他們用鮮花代替紙錢,一家人行了跪拜禮。老伯告訴記者,他的親人選擇了樹葬,生態環保,因此每次來掃墓家人都是用花祭奠。
在草葬區、樹葬區和花葬區,記者采訪了幾名市民,發現大多數選擇草葬、樹葬和花葬都是過世的親人生前決定的。
宏福園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經過多年宣傳與引導,隨著移風易俗的推進,越來越多人選擇生態殯葬。
在市區的齊云路,三三兩兩的群眾或步行或開車前往清源山掃墓,人數不是很多。清源山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上午掃墓的人還比較多,中午下了場雨,下午掃墓的人少了許多。
服務祭掃
志愿者節日堅守崗位
上午11時許,在東湖街道齊云路口鐵路橋下的志愿服務值守點,市民鄧先生在簽名欄寫下了自己的名字,并領取鮮花,以身作則參與文明祭掃。
據介紹,清明期間,來自市區23支隊伍的200多名志愿者們,在各陵園主要通道節點提供志愿服務,引導大家文明祭掃,過個安全的清明節。此外,在各個陵園及周邊,處處可見堅守崗位為市民服務的工作人員。
在清源山齊云路,這里有交警在維持交通秩序,對通往清源山風景區的齊云路、北山路實施管制,嚴禁車輛進入,引導市民步行上山祭掃。
“麻煩您到附近找一個金桶,不要直接在地上燒紙錢,以免引起火災。”在宏福園,工作人員對個別市民的行為及時制止,并及時清掃垃圾,保持園區內的清潔。
在革命烈士陵園,志愿者們不但提供講解服務,還為大家端茶倒水,提供咨詢引導服務。
在清源山,景區執法大隊成立50人的防火應急救援保障隊,清明期間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高度戒備,保障群眾安全祭掃。
不文明現象
燒紙錢放鞭炮還有
文明祭掃漸入人心,但仍有部分市民存在不文明行為。昨日,記者走訪了宏福園、清源山、皇跡山陵園等發現,仍有一些群眾燃放鞭炮,也有一些群眾在墓地上焚燒紙錢,有些并沒有放在鐵桶內,使得紙灰四散開來。
在清源山齊云路旁的山墓地邊,記者看到仍有人燒化冥紙,好在他們都帶了鐵桶,防止火苗蔓延發生意外。在宏福園,不時可聽到群眾燃放鞭炮的聲音,有些市民甚至還在墓地上燃放煙花。
“清明節的祭掃之風應‘清明’,才能安全過節。”清源山管委會有關人士說,對于私自帶鞭炮、煙花等上山的,他們在一些地方設卡進行查處,一經發現立即進行收繳。
按照泉州清明祭掃“前十后十”的傳統習俗,本周末還有最后一個掃墓高峰。“兩園一山”相關人士提醒,請繼續保持文明低碳的祭掃方式,樹立厚養薄葬、移風易俗的新風尚,共同營造平安、綠色、生態的節日氛圍。(記者 王金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