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泉州汽車總量已達140萬輛,其中中心市區汽車總量24萬輛,中心市區現有停車泊位約21.9萬個,停車位缺口達2.1萬個。隨著私家車數量不斷上升,停車難問題日益突出。今年市兩會期間,此問題得到了代表委員的關注,大家紛紛為我市緩解停車難題支招。
現狀 繁華路段一位難求
記者了解到,目前中心市區停車位缺口達2.1萬個,主要集中在中心市區內環路以內,如鯉城區的義全街、東街、中山路、涂門街,豐澤區的泉秀街、田安路、寶洲街等。造成停車難的主要原因是車輛數量增長迅猛、停車位供應不足,同時也有政策、規劃、建設、管理不到位和停車習慣不良等多方面因素。雖然近年來中心市區新建了不少停車場,但這些停車場分布不均勻,一遇高峰期,一些繁華路段往往一位難求。相對新建小區,一些老舊小區公共區域小、車位規劃嚴重不足,小區內車位緊張的現象更為明顯。
部門 去年全市新增停車位6731個
據統計,目前中心市區有停車泊位約21.9萬個,其中路內停車位0.55萬個,其余為配建停車位及公共停車位。去年以來,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充分利用廣場、公園、學校操場、城鄉邊角地等大力推進城鄉公共停車場設施建設。據統計,2018年,我市已建成市行政服務中心公共停車場、刺桐幼兒園地下停車場、東亞文化之窗停車場、泉州美食城配套停車場、市老年醫院立體停車場等40個城鄉公共停車場項目,全市新增停車泊位6731個,完成投資額3.57億元。其中,我市實施城市公共停車場為民辦實事項目10個,已全部完工,累計建設停車位1213個。
市住建局工作人員表示,在積極采取措施加快城市公共停車場建設的同時,推行共享車位,有利于將存量車位靈活運用,提高閑置停車位的利用率。在中心市區,停車位是一種稀缺資源,實現停車資源錯時共享,從某種程度上是激活現存停車位的閑置時間,成為解決停車難的一個新思路。
建議 挖掘潛力開辟臨時停車場地
在今年市兩會期間,民革泉州市委會提交了《關于加快規劃建設和管理我市公用停車場、位的建議》的集體提案。該提案建議,中心市區停車泊位缺口大,應抓緊規劃和建設;在轄區內挖掘潛力,開辟臨時停車場地,如對目前尚未建設的空閑地,作為臨時停車場使用;對于通行車輛較少、適宜停車的道路路邊可劃定交通低峰時的臨時停車位;有關單位內部停車位有空余的,可有償對外開放使用;停車收費要區分專業營業性停車場和服務性單位非營業性停車場。收費標準要相對合理,統一制定不同地段的不同收費標準。鼓勵短時(免費)停車。
市政協委員姚道錫提交的《關于我市停車問題改善的建議》提到,應根據城市發展預測制定合理的停車場地格局,尤其審批新建大型建筑物或群體性建筑時,比如商業購物中心、各小區或樓房,首先對停車場地作出要求并納入審批要點,并且盡可能地放寬停車場面積,解決停車難題。市政協委員林棟梁提交了《解決老舊住宅小區停車難問題的建議》。該提案提到,應該重點考慮在老舊小區內部以及周邊的廣場、體育場、公共綠地等地方新增永久或者臨時停車位。建議制定小區自建停車設施的鼓勵政策,鼓勵有條件的老舊小區在內部空間或自有用地上解決停車問題。
市人大代表、鯉城區海濱街道金山社區黨委書記曾玉云表示,金山小區建于上世紀80年代,小區住戶多,轄區單位多,車輛非常多,交通壓力大。2017年8月,小區合理施劃停車位,同時實行停車智能管理系統,對停車進行收費管理,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停車難問題。(記者 王麗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