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共享單車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作為共享經濟的重要表現形式,其具有便捷、經濟、健康、環保等諸多特點,被大眾所接受。不過,共享單車在給大家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因數量過剩、亂停占道影響交通和市容為人所詬病。
在今年泉州市兩會上,不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都提出了關于規范、加強共享單車管理的建議和提案,提出盡快針對共享單車研究制定相關管理辦法、限定市區共享單車投放數量、規范共享單車停車行為、對不文明行為進行處罰等建議,為共享單車存在的“病癥”進行全面“會診”。
共享單車企業大量投放單車,導致飽和。 (蘇勇 攝)
共享單車亂停放影響交通 (曾紹洋 攝)
無奈 共享單車 讓人又愛又恨
行走在市區的道路上,市民經常能看到共享單車被丟棄在路邊無人認領,車輛不僅破爛不堪表面也很臟。在一些并不寬敞的路段或場所,共享單車扎堆擺放,不僅侵占道路資源影響通行,也存在安全隱患。而在市區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共享單車隨意停放、東倒西歪的現象比比皆是。這些亂象的存在,讓共享單車這一原本是惠及市民的交通工具,變了樣、走了調,讓人們對它又愛又恨。
據了解,目前泉州市面上的共享單車企業有4家,在管理運營上,為了搶占市場,各家共享單車企業大量投放單車,導致飽和過剩。
面對共享單車這一新生事物,個別職能部門在監督和管理上未能出臺相應政策措施加以有效管理,一定程度上也讓共享單車處于管理“真空”狀態,導致亂象未能得到有效控制。
共鳴 代表、委員提出建設性意見
共享單車的亂象不僅讓市民詬病,也成為今年市兩會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關注的熱點話題。
市人大代表許金約、張嫚嫚在提交的《關于加強共享單車管理的建議》中,針對共享單車不文明騎行、亂停亂放等問題提出應加大交通執法力度,懲處交通違法行為。兩位代表認為,交警部門、公用事業管理局和行政執法局等部門對交通違法行為應加大執法力度,對違反交通的行為依法進行處理,對屢犯不改者可記錄誠信檔案,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加以懲戒。在共享單車的管理上,兩位代表建議應建立并落實好市場準入機制,由市場管理部門把好準入關及常態監管,控制共享單車運營公司數量;督促共享單車運營公司增加人手,有序投放;把好單車的質量關,清除劣質單車,并切實做好日常安全及維護管理,對管理粗放的依法要求整改;采取有效措施保障資金安全,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農工黨泉州市委會在提案中建議,在管理共享單車上,要依據城市管理相關規定,研究制定并出臺共享單車管理相關辦法??梢詫W習其他城市,積極推進電子圍欄技術,共享單車在APP引導下,找到最近的電子圍欄停車點,同時自覺地擺放整齊,有效規范共享單車停車行為。
民盟泉州市委會在提案里建議,在市區橋上、市政主干道路上、盲道上等地點禁止停放共享單車,交通管理部門可在相關區域設立禁停共享單車的牌子進行警示。此外,可以在不妨礙公共交通的前提下,設立共享單車推薦停放地點,各個小區或者大院由相應的物業公司或者管理人員負責設立共享單車引導牌,讓停車和取車都能夠做到井然有序。
部門 正研究制定相關管理辦法
記者從市城管辦了解到,自2017年2月共享單車進入泉州市區后,市城管辦監督指揮中心利用“數字城管”平臺,新增“共享單車秩序”問題小類,對共享單車企業市容秩序問題處置進行考核,實施日常管理。采集員街面巡查發現問題通過數字城管系統派遣,要求共享單車企業管理人員整改處理。2017年以來,全市累計處置和督促整改共享單車問題28361個。據介紹,目前共享單車企業基本能夠積極配合部門,對出現的亂象進行及時處理。
此外,市城管辦還建立“泉州市公共單車市容秩序交流群”,定期發布共享單車管理資訊,通報處置情況、發布高發區域和重要時段,促進公共自行車、共享單車和市容管理人員的交流。
據了解,目前市交通委正牽頭聯合多部門共同研究制定泉州共享單車相關管理辦法。根據車企上報的數量,中心市區共享單車總量近6萬輛,基本已處于飽和狀態,目前相關部門已通知共享單車企業控制總量,禁止新增投放。(記者 林書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