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在騎樓過道設置“店外店”
亂象4
商家促銷牌懸頭頂 柱子穿上“廣告衣”
東街商家眾多,商業廣告牌肯定不少,可把廣告牌懸在行人過道上方,安全嗎?
在東街巴黎婚紗店門口,店鋪用紙皮做成的廣告牌懸掛在門前過道天花板的簡易金屬架上,廣告牌隨風來回晃動,仿佛隨時會墜落下來。該店門前的墻柱上,更是貼滿了宣傳廣告,這些花花綠綠的廣告牌不僅影響市容市貌,還有可能給來往行人帶來安全隱患。
■市民聲音
哪里生意好做 小販就往哪里擠
“每天上下班,我都得從東街過,一天四趟,這些亂象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了。”家住市區仁風新村的黃女士說,泉州作為歷史文化名城,與西街相連的東街,可謂老城區的“門面”街區,“也是老城與新城連通的重要道路”。
黃女士說,小攤小販經常占用非機動車道,亂擺攤,“哪里生意好做,他們就往哪里擠”。不僅如此,常有小轎車和公交車為了方便,開進非機動車道,特別是上下班高峰期,整個路段行人、車輛各走各的。“前段時間,我親眼看見公交車與小汽車在非機動車道‘親嘴’了……”黃女士說。
黃女士建議,城市管理是個動態問題,需要常態且長效的管理模式,而不是一陣風的整治,到頭來無法體現效果。
一些居民圖方便 助長占道經營
“每次送小孩去學校,都要經過東街,可是這邊非常擠,有時很多非機動車闖到機動車道,我們也想按規定行駛,保證安全,但是攤販隨意擺賣,機動車亂插隊,為了趕時間,只好冒著危險在機動車道穿行。”路過此處的市民李先生說。
李先生認為,一方面亂擺攤的商販拼命往外占道,另一方面一些市民圖一時方便,也助長這種亂象。“在路邊即停即買即走確實省事,卻沒有意識到無形中助長了占道經營的不良風氣。”他建議城管要嚴抓嚴管,堅持不懈。大家也要配合,買菜往菜市場走,盡量不要到路邊攤買。“雙管齊下,才能標本兼治。”
■部門回復
對攤販疏堵結合 小廣告停機處理
“對攤販,疏堵結合;對小廣告,立即停機。”針對東街幾大亂象,開元街道辦事處武裝部周部長表示,街道辦事處將考慮增加協管員。據悉,目前鯉城區開元街道負責管理市容衛生的協管員只有8名,按相關標準遠遠不足。
對于沿街“牛皮癬”,他們將拍照取證,再向上一級部門報告,采取停機手段;對于小攤販問題,堅持疏堵結合,把小攤販引導到背街小巷。此外,對于東街騎樓“店外店”問題,將嚴格按照之前簽訂的“門前三包”協議書,不遵守協議的,第一次給予勸導,屢次不改的將扣留相應物品。
“東街市容市貌問題一直是我們管理的重中之重,存在這些亂象,是有一定歷史淵源。”鯉城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攤販根據執法人員上下班作息時間,采取打游擊方式,與執法人員躲貓貓,“我們前腳一走,他們后腳又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