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3月22日訊 沒有配套污染治理設施、生產廢水直接外排、危險廢棄物儲存不規范、廢水重金屬超標……因為這些問題,泉州4家企業上了省環保廳的今年第一批省級掛牌督辦案件,其中晉江3家、南安1家。
海都記者了解到,17日,省環保廳披露:聯合省公安廳在全省范圍內開展查處危險廢物污染專項執法行動中,共發現75家企業存在未經許可收集、處置廢機油,生產廢水未經處理通過雨水管道外排,總鉻濃度嚴重超標等突出的環境違法問題;執法人員當場責成當地環保部門依法查處,并列入省級掛牌督辦,責令其在7月31日前整改到位。
百杏門業原來的酸洗已改為水洗
【南安】 百杏門業酸洗直排 被罰7萬元
位于南安康美鎮美元村的百杏門業有限公司,此次被掛牌督辦。因為涉嫌環保違法,該公司被南安市環保局立案查處,罰款7萬元,責令整改,目前正在執行中。
走訪:酸洗改水洗 舊廠已不用
昨天上午11點,海都記者抵達百杏門業有限公司廠房時,車間內的工人正在忙碌,“這些是涂抹在鋼板上的機油或潤滑油,主要是用來防止生銹的。如果要上漆,還要洗掉”。
對于被查處一事,公司負責人并沒有回避:以前做門窗,都有這道工序,用一定濃度的硫酸水,把門窗上面的油垢、鐵銹等清洗了,就會有一些金屬元素溶解出來,主要是總鉻、總鎳會超標。不過,現在不用酸洗了,而是用水洗,在廠區內設置一個大水池,里面裝的都是清水。
車間的幾個女工證實,以前是用機器把門整扇放進池子,稍微泡一會,再拉上來,很是光亮,但味道非常酸臭。今年春節過后,就全都換用清水,雇了幾個雜工,戴上塑膠手套,拿抹布洗金屬門,“以前用硫酸,一直在冒泡,很臭,有時候都想吐”。
此外,海都記者了解到,百杏門業在2012年注冊了現在的地址,但一些村民說,百杏門業在村子里還有一個地方生產金屬門。根據村民的指點,海都記者找到了一處石頭房,大約有幾百平方米,里面堆著大量金屬構件。
附近的村民說,生產門的最大問題,就是廢水直排,尤其是遇到下雨天,沖刷出來流到溝里,有一股很臭的味道。
“這個是舊廠,已經廢棄不用了?,F在是有人租去加工鋁合金,跟我沒關系。”百杏門業負責人說,以前是加工作坊,確實有不規范的地方,在被環保部門查處之前,因為大家都用這樣的工藝,他也沒有意識到嚴重性,被查了之后,就改成速度很慢的人工水洗了。
部門:將持續跟蹤并不定時回訪
那么,百杏門業的廢水直排污染問題,是怎么被發現的?當地環保部門如何處理?現在這樣就可以繼續生產了嗎?
“當時我們在去執法檢查的路上,遠遠看到有煙冒出來,就拐進去現場突擊檢查,發現了更多的環境污染問題。”南安市環保局執法負責人黃志超對海都記者表示,這一片大大小小企業比較多,這次“順帶”發現百杏門業的主要污染問題有兩個,一個是酸洗的原材料等手續不完整,還隨意堆放,而且沒有委托有資質的單位處理廢水廢物;二是在車間地面采集到的廢水,總鉻、總鎳嚴重超標。
黃志超介紹,1月11日下午現場檢查,1月25日正式立案,最終決定對百杏門業處罰款7萬元,酸洗項目停止生產,補辦手續,配套污染防治設施,確保達標排放。
“酸洗帶來的污染是嚴重的,這家企業屬于未經批準擅自生產,我們責令停止這個項目。”黃志超告訴海都記者,這次被省環保廳掛牌督辦,南安市環保部門也高度重視,將持續跟蹤并不定時回訪檢查,一旦發現有違法行為,將再行嚴厲處罰。
【晉江】 3家企業被查處,負責人均被刑拘
晉江被省環保廳掛牌督辦的企業為:晉江青陽街道蓮嶼社區代素瓊鞋模加工點、永和鎮巴厝村羅江偉烤漆加工廠、新塘街道前曾社區蔡永忠電泳加工點。海都記者昨日從晉江市環保局和公安部門獲悉,這3家企業在今年1月15日和1月18日就已被查處,主要責任人均在當日被警方刑拘,目前案件均已移交公安機關做進一步處理。
走訪:1家曾私拆封條,1家已拆廠,1家空廠
昨日下午,記者隨永和鎮環保中隊執法人員來到永和鎮巴厝村羅江偉烤漆加工廠,鐵皮屋內僅存9個洗槽,其中靠外側洗槽有人為拆損痕跡。
中隊長鄭超輝表示,封條貼于今年1月18日,由于環保封條有效期僅為2個月,前日他們復查整改情況通過后便將封條拆去。他介紹,在本案中還有一個小插曲。在查封該廠的近一個月后,當執法人員再次來到現場卻發現,原有封條被人為撕毀,洗槽有被人為損毀痕跡,執法人員隨即向永和鎮派出所報警。辦案的吳警官昨日告訴海都記者,嫌疑人已被基本鎖定,案件目前正在偵辦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六十條第(一)項,“隱藏、轉移、變賣或者損毀行政執法機關依法扣押、查封、凍結的財物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在代素瓊鞋模加工點記者發現,曾經的廠房已被夷為平地。附近居民告訴記者,廠房上周二執法人員撕除封條后即被屋主拆毀,具體原因不詳,記者試圖聯系當事人未果。而在蔡永忠電泳加工點,偌大的廠房也空空如也。
部門:三起案件均在接到舉報當天查處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晉江這三起環境污染案件,均是在接到舉報后,當天查處,當天檢測,當天負責人被刑拘。
鄭超輝告訴記者,1月18日,他們對永和鎮巴厝村羅江偉烤漆廠進行現場檢查時發現,該廠主要從事超市貨架酸洗磷化和烤漆生產,項目建成投產至今卻未辦理工商營業執照,未辦理環評審批及環保驗收手續。
經采樣檢測,該加工點車間內石縫積水(該石縫為加工點廢水外排通道)水樣鋅134mg/L,超出《污水綜合排放標準》最高允許排放限值的25.8倍;車間外排水溝鋅超標3.82倍。責任人羅江偉被刑拘。據悉,這是晉江永和鎮查處的第一起環境污染入刑案件。
晉江市環保局一中隊蔡文波副隊長告訴記者,與永和烤漆加工廠案子一樣,代素瓊鞋模加工點和蔡永忠電泳加工點,均為今年1月15日接到舉報后當天查處。
蔡文波介紹,蔡永忠電泳加工點主要從事拉鏈、紐扣電泳生產項目,該項目于2015年建成投產至今未辦理環評審批手續、未完成建設項目竣工環保“三同時”驗收、未依法申領排污許可證或臨時排污許可證。經采樣檢測,該加工點車間內地面水樣鋅超標5.64倍。
代素瓊鞋模加工點主要從事鞋模咬花生產,自2009年8月建成投產至今也未辦理任何手續。經采樣檢測,該加工點車間內地面水樣銅超出《污水綜合排放標準》最高允許排放限值的46.6倍。(海都記者 徐錫思 陳紫玄 謝明飛 通訊員 葉興燦 曾增琳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