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創新如何玩出“國際范”?日前,泉州市舉行國際技術轉移項目推介洽談會。來自韓國、加拿大、波蘭、以色列等8個國家的30多名技術轉移專家,攜涵蓋生物醫藥、電子通訊、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的23個高科技項目來泉州“找婆家”,泉州科技創新聯合會、安踏、微柏、西瑞等十余家我市重點科技機構和企業的代表參會。
向海洋要能源不再是夢。在項目推介洽談會上,以色列Eco Wave Power公司業務發展總監Bar Tal介紹了以色列海洋波浪采集能量項目。自2012年成立以來,該公司已因其技術獲得多項嘉獎,包括全球最具聲望的環保技術大獎之一全球能源獎(Energy Globe)。去年,該公司再次受到表彰,榮獲以色列國家基礎設施、能源及水資源部頒發的“開拓創新”(Pioneering Device)大獎。通過此次獲獎,該公司可獲得生產配額,將其波浪能發電廠連接至以色列電網,并向后者售電,開了先河。Bar Tal認為,作為東南沿海城市,泉州蘊藏著大量的潛在海洋能源,泉州可采用該公司的波浪能量采集技術,奏響“藍色狂想曲”。
“利用伙伴關系是成功的關鍵。”歐盟中小企業服務中心項目總監Xavier Sans-Powell則介紹了歐盟中小企業創新成果。他說,歐盟有2000多萬家中小企業,占歐盟企業總數的99%。中小企業雇員占總雇員的60%以上,產生的附加值占50%以上。強大的伙伴網絡為歐盟經濟發展帶來了不少機遇,為此,Xavier Sans-Powell非常期待與泉州合作并建立伙伴關系。
此外,還有9位技術轉移專家就韓國空氣及水兼用便攜式凈化器技術、中國-西班牙聯合開發中西卡國家資助、瑞典智能健康面料等項目分別進行了推介。隨后開展了一對一的深入洽談對接,項目推進方還深入泉州參會企業調研、考察。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市始終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轉型升級,具有較扎實的科技創新基礎,創新創業生態不斷趨好,希望以此次推介洽談會為契機,創新合作模式、拓寬合作領域,使我市與各國的科技合作結出豐碩成果。(記者 許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