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i4ks">
  • <td id="ei4ks"></td>
  • 注冊
    閩南網 > 泉州 > 泉州新聞 > 正文

    地名記憶:五十米船巷 再聽不到纖夫的號子(圖)

    來源:閩南網 2016-01-15 09:32 http://www.vistrails.com/ 海峽都市報電子版

      古渡 的滄桑歲月

      安溪縣湖頭鎮有一條小巷名曰“船巷”,連接著曾經湖頭興盛時期的碼頭和繁榮的湖頭中山街。船巷現在小得幾乎讓人忘記它的存在,然而,有誰曾想到,小巷盡頭的幾級臺階,連接的不只是碼頭,而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連接著泉州港。

    許啟勝

    許啟勝(安溪恒興中學老師)

      曾經這條小巷熙熙攘攘,熱鬧非凡,如今只有上了年紀的老人,才能記得那段繁華的榮光;曾經這里商賈云集,周圍幾十家商鋪人氣興旺,山海的物流商貿,在繁忙季節,溪面舟楫云集。

      大浪曾東去,帆引海風百里順;使舟何日歸,櫓搖山月一溪清。濟川宮,又名大使宮,位于船巷的碼頭邊,始建于明朝,是紀念鄭和下西洋的廟宇,見證了湖頭參與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貿易的輝煌歷史。大使宮奉祀明朝航海家鄭和,這在泉州乃是少有,很有歷史價值。法石宮,始建于明,內祀法石公、文武圣侯等。船巷、碼頭、大使宮、法石宮,構成了湖頭渡口文化。船巷古碼頭上游百米遠的溪后渡,沿堤綠榕成陰,為遠近行旅要道,周邊縣的客商就是由此到湖頭貿易經商的。

      曾經的“霞浦魚燈”及湖頭溪渡等景觀,如今很多都蹤跡不在。剩下的,是繁華古渡的滄桑歲月。

      □征稿

      有一天故人遠去,有一天繁華落盡,那一段印刻在你內心的地名記憶,卻永遠都抹不去。

      以下是我們的四種投稿方式:電子版稿件請發送至郵箱1501629725@;手寫版稿件請平郵寄送至:泉州市泉秀街恒祥大廈16樓海峽都市報編輯部;口述請撥海都熱線通95060;關注公眾號“花巷”投稿,你還能在微信上聽到你的鄉愁哦。

    五十米船巷 再聽不到纖夫的號子

    郭阿婆走在船巷的石頭路上,已不見往日繁華

    郭阿婆走在船巷的石頭路上,已不見往日繁華

      “來搬貨哦!”許久未聽到熟悉的吆喝聲,成長在溪邊的李青,著實想念記憶里碼頭上的繁忙景象。

      安溪縣湖頭鎮,曾是安溪的交通樞紐和商貿重地,素有“小泉州”之稱。晉江上游西溪,從安溪湖頭鎮流淌而過,這一段流域,當地人喚作藍溪。73歲的李青老先生,兒時就住在藍溪岸邊,可謂是“聽慣了艄公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帆”。

      如今,連接著碼頭和商業街的“船巷”依舊,而碼頭上絡繹不絕的景象已蹤跡難尋。但關于山區開辟水路的佳話,卻仍在靜靜流淌的水波中,不斷傳唱著……

    古碼頭已沉寂許久,如今只停了幾條小船

    古碼頭已沉寂許久,如今只停了幾條小船

      船巷依舊在 碼頭已沉寂

      拄著拐杖,83歲的郭阿婆,第無數次走過船巷。小巷約五十米長,亂石鋪就的路面,不過一米見寬,早已磨得發亮,伴著周遭漸漸蔓延開的青苔和斑駁的墻體。“我住在這里60多年了!”郭阿婆說,船只停運年代雖已久遠,但她還依稀記得碼頭上的繁忙景象。“農歷七月的時候,那才叫熱鬧呢,船只都聚集到碼頭上來,一起祭拜碼頭邊上的‘大使公’。”阿婆邊說邊用手在岸邊比劃著當年船只聚集的盛況。

      73歲的李青老先生,何嘗不惦念碼頭人頭攢動時的熱鬧:傍晚時分,船只靠岸,纖夫們整齊地呼著號子,船只一一靠岸,船工放下帆后忙著拋錨,再將船上的大粗麻繩栓到碼頭的石墩上。船工卸下貨物,碼頭周邊的腳力們便大喊“來搬貨咯!”那時,他最愛看的便是船工拋接草紙,兩人你來我往,草紙在空中劃出淡黃色的拋物線,他們動作嫻熟,極少有失手的時候。

      時光流轉,站在自家陽臺上,李青老先生用手指了指碼頭原來所在的位置,拴麻繩的石墩早已不在,大溪石鋪成的碼頭也變成了平坦的水泥路面。順著李青舊宅往下望,墻角遺留著不少凹陷處。“那是以前船舶???,隨著水浪搖曳在墻角上磕碰留下的痕跡,”李青說,“當時的水位比現在高多了,站在二樓陽臺放下釣竿,就能釣魚!”

      大使宮的守護

      十字街的美食

      藍溪邊上,有一座并不起眼的小廟。據廟中碑刻記載,此宮廟喚作濟川宮,又稱大使宮,始建于明朝,位于泉州往湖頭繁榮水路的古碼頭,是紀念鄭和下西洋的廟宇。早期香火鼎盛,后因年久失修倒塌,2005年時由熱心人士募捐重修。

      李青說,藍溪水在春秋時節,隨著臺風來襲,也會變得躁動不安起來。那時候,船工們會在岸邊固定好木船,水浪涌來時,木船搖晃得厲害,船工便會迅速離開船只,擁入岸邊的“大使宮”,祈禱船只平安。

      風平浪靜之時,也是船工忙碌之時。裝卸貨時,工人們彎著腰哼哈著一步步登上通往船巷的石階,穿過狹窄的巷子,把貨物送到湖頭中山街上的店鋪里。收工后,他們便三五成群地結隊到街上吃點心。附近的十字街是美食聚集地,有菜粿炸、蔥油炸,還有遠近聞名的咸筍包。這些美食,是工人們補充體力的珍餉,也常把兒時的李青饞得口水直流。

      長大后,李青離開了湖頭,到廈門求學,后在泉州市區工作。如今,已退休的他回到故鄉,再次登上陽臺,昔日的繁華盛景不再,目之所及是溪邊的一片荒蕪,讓他不禁感嘆:童年時此地的美景,就這樣無聲無息地消失在歲月深處了?

      山區水運佳話

      見證海絲盛景

      安溪湖頭鎮文管辦主任李清黎介紹,湖頭鎮的水路運輸史由來已久,開辟水路的人為明朝的李森,是清朝名臣李光地的先祖。明嘉靖《安溪縣志》載:“湖頭市,在感化里,百貨所驟,號‘小泉州’。”可見當年市肆之繁華。

      李主任說,當時從泉州運來和從安溪運過去的貨物有較大的區別。從泉州開來的船,主要運載鹽、布等生活用品,而從湖頭碼頭運出去的物資,主要為本地產的山貨,如毛竹制品、茶葉等,所輻射的范圍也不僅限于湖頭鎮當地,永春、德化、漳平等地的一些物資也會從這里運到泉州港。

      不過,隨著陸路交通的發展,湖頭鎮的水路交通慢慢沒落。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來往的商貿船只逐漸減少,水路交通的貨運功能也慢慢減弱。十幾年前,溪中還建起了小型的發電廠,船只往來的盛況,便成了歷史。

      “無可否認,船巷和大使宮前消失的碼頭,都曾見證了湖頭鎮商貿往來的繁榮,它們是泉州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李主任說。(海都記者 劉淑清 田米 文/圖)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德化非遺進校園名場面!川劇變臉在紅紙上“
  • “青春力量傳茶韻”安溪舉辦“茶小宣”青年
  • 泉州街頭下起“蟲雨”?原來是飄絮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世遺泉州|名居·中憲第:三百年紅磚古厝里的海峽情緣(視頻)
    世遺泉州|名居·中憲第:三百年紅磚古厝里的海峽情緣(視頻)
    鄭和開麥喊話:來不來泉州臺商投資區,look in my eyes!回答我?。?!
    鄭和開麥喊話:來不來泉州臺商投資區,look in my eyes!回答我?。?!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中央通報“10名干部違規吃喝1人酒后死亡 每年什么時間為國際家庭日?螞蟻新村今日 十一屆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四次會 習近平會見智利總統博里奇 趙樂際分別會見拉丁美洲議會議長岡薩雷斯 平潭邊檢站全力保障超大型龍門架轉運 蔡奇會見蒙古人民黨代表團 福州港江陰港區今年首批風電葉片出口


    国产啊v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天堂无码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av超清无码不卡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