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市民品嘗美味的長桌宴
閩南網3月23日訊 昨天上午,陽光燦爛,很適合外出游玩。在洛江區虹山鄉虹山村,百余畝開得正盛的油菜花,引來游客連連。全村也比任何一天都要早蘇醒:在油菜花旁設了帳篷,搭起了6口大鍋,有的村民負責包雞卷,有的忙著煮菜;用地瓜粉做的炸棗,也在鍋里歡快地跳躍著。
由虹山鄉政府等主辦的“最美虹山行”鄉村游啟動儀式當天上午舉行。虹山村全村齊動員,在中午時擺上50多桌的長桌宴,免費招待遠道而來的游客。
簡單的午餐,不失當地特色還好吃。主食是虹山的特色霜凍芥菜咸飯,米飯的軟度剛好,芥菜清甜,剛好解了咸飯的油膩;湯是瘦肉羹,用的是當地的農家肉;村民自家還做了芋頭糕,切片加了蒜入鍋炒,香氣四溢。
來虹山怎能錯過當地的特產——虹山紅心地瓜?這可是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的證明商標。出鍋后,放上一陣,冷后依然不變硬,口感甘甜細膩且香。
50多桌坐得滿滿的,還不時有游客加入。來自晉江安海的柯先生一行共20多人,本來是過來賞油菜花的美景,沒想到還能碰上這樣的長桌宴,一邊吃一邊贊賞不已。他說,整個村莊規劃建設很齊整,空氣清新,溪流從花田中蜿蜒穿過,花田外就是錯落有致的古大厝,這趟沒白來。
虹山村村支書彭進莊介紹,虹山村一共3600人,大多外出打工、經商,留在村里的有1000多人??紤]到村里的生態保持得還不錯,農產品也豐富,從去年起,鄉里投入資金,清理河道,整治村容村貌,再種上油菜花,建設“美麗鄉村”。
未來,虹山鄉仍然將主打生態牌,每年都將舉辦美麗鄉村游的活動,吸引更多的游客。除了最近兩周盛開的油菜花外,虹山鄉還規劃建設了集漈溪景觀帶—古松林—觀瀑為一體的觀光帶,觀瀑景區還完成了木棧道一期建設。趁著好天氣,市民們不妨去瞧瞧。
□相關新聞
留守兒童朗誦閩南童謠
“送番薯回芋,送豆油回醋,送豬腳回布,送雞鴨回兔……”昨天上午,在“最美虹山行”鄉村游啟動儀式上,面對著百畝油菜花田,十來個當地的留守兒童大聲地念起《送番薯回芋》這首閩南童謠,吸引了許多前來參加活動的市民。
教這些小朋友念童謠的,是他們的老師彭曉偉。虹山村的留守兒童有80多人。2009年7月開始,身為虹山中心小學音樂教師的彭曉偉,在家里開設了留守兒童服務站,利用每周末兩天時間,為這些留守兒童免費輔導功課。彭老師的家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大厝,里面的大廳被他改成一間小教室,有圖書角、桌椅等。平時,他輔導學生的功課,學生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問。另外,他還帶著這群孩子參加了很多課外活動,如唱歌、下棋、打籃球、登山等,讓孩子們感受到了溫暖。
為了準備這次活動,彭老師提前一周就開始教孩子們朗誦這首童謠了。昨天早上,村里一下子來了幾百位游客。在那么多雙眼睛注視下,孩子們在舞臺上一度忘記了詞。最后,在觀眾的鼓勵下,他們還是順利地完成了這次朗誦。(本網記者 陳麗娟 謝楊 張帆 田米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