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i4ks">
  • <td id="ei4ks"></td>
  • 注冊
    閩南網 > 泉州 > 洛江區 > 洛江新聞 > 正文

    洛江“飛地”飛到仙游 當年拓荒今人戶分離麻煩不斷

    來源:海峽都市報閩南版 2011-12-27 08:43 http://www.vistrails.com/ 海峽都市報電子版

      

    黃日新站在自家的陽臺俯瞰“飛地”,感慨良多

    以渠為界,左邊為鐘山村的地,右邊是仙游的

    第一批來到仙游并落戶的黃先生,今年已經90歲

      海都閩南網訊 美國有塊著名的“飛地”阿拉斯加,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泉州洛江也有塊“飛地”,飛到離所屬村委50公里開外的莆田仙游地界里。不同的是,阿拉斯加是美國花錢買來的,洛江的這塊飛地,則是50多年前一批村民拓荒開墾出來的。

      這塊“飛地”歸洛江羅溪鎮鐘山村所轄,為第14小組西鄉組,現有90多人生活在這塊22畝大的土地上。

      飛地,是指隸屬于某一行政區管轄但不與本區毗連,需繞行“飛”過其他轄區的土地。

    尋跡

    三樓望下去 20畝“飛地”盡收眼底

      驅車從羅溪鎮鐘山村出發,先要經過仙游縣城,再往大濟、度尾方向走,大概一個多小時車程,才是仙游度尾霞溪村。在村道的盡頭,是三排整齊的房子,正是洛江羅溪的“飛地”,鐘山村西鄉小組。

      這個小組,14戶人家90人左右,平常卻只有30多人住在村里,多為老人小孩,年輕人都出外打工了。鐘山村村主任黃雙水介紹,整個飛地約22畝,除了建設村路征用和蓋房等外,如今田地只有約11畝了。一條小溪和一條水泥村路,是“飛地”與仙游霞溪村的分界線。

      三排整齊的房子幾乎都是土樓,村民黃日新家是僅有兩棟磚房中的一棟,三層半,站在樓頂,整塊飛地都盡在眼底。

      土樓間空地上的木架子上擺滿了一排排的面線,在陽光照耀下,明晃晃一片。據介紹,面線是“飛地”村民謀生的主要手段。相傳,是有人嫁到隔壁的大濟鎮,她的丈夫會做面線這門手藝,回來后教給村民的。每到過年,幾乎家家戶戶都在忙著趕做面線,趕在春節期間,賺個幾千元。

    來歷

    為拓荒來落腳 一晃半世紀已過去

      44歲的村民黃日新,是1968年來到“飛地”。他聽父輩們說,當時洛江鐘山村,人多地少,沒吃的,6戶共29名村民就跑來莆田這邊,想砍點柴火賣錢。一天中午,走到霞溪村時就地歇腳。

      “南兄,你們要去哪?”得知是從南邊的泉州而來,霞溪村兩名村干部這樣親切稱呼。得知要去一個很偏遠的山頭,大隊長指著周圍一大片林場說:“那地方離這還有至少40里路呢,這邊地多,不如留下來開墾?!?/P>

      從此,這批的29名移民,就在這塊土地上落了根?!澳闲帧币渤蔀楫數仄翁锶藢Α帮w地”村民的特有稱呼。

      事實上,第一批來這開墾的,是更早的1958年。

      90歲的黃意銅和老伴,就是第一批來霞溪村的。黃意銅回憶,第一批過來的大概有40多人。當時的霞溪村地多又平,鐘山村則比較偏僻,一直探索著往外開墾荒地。后來,村里跟霞溪這邊談好了,所以他和哥哥第一批報了名。1958年,他們一行人先來到霞溪村。

      “當時很苦,交通很不便,走了一天山路才到。而且,我們也沒地方住,借住在霞溪村的祠堂里?!秉S意銅說,不過,有了地的他們就有了希望。

      1960年,他們這些人就入了霞溪的戶籍,成了霞溪村民,也陸續蓋起了房子,還有不少在這里落地生根,娶了仙游當地的姑娘。

      只是,在當時霞溪村村民的眼里,黃意銅他們還是外地人。加上語言溝通不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村道兩邊的村民來往并不多。

      后來,時間久了,接觸才慢慢多了,發現兩地的習俗其實差不多。如今,村里有什么喜事,也都是互相幫忙。地界的概念,已越來越淡薄。

    尷尬 第二批落戶難,人戶分離麻煩不斷

      前后兩批人,1958年黃意銅那批入了霞溪村的戶口,但后來的第二批(從1964年算起)卻不知因何緣故未能入籍,成了人住在莆田仙游,戶口卻在泉州洛江的奇異現狀。

      56歲的黃麥成一家五口人就是屬于1964年那批的。他說,一開始借住在第一批移民的叔叔家。前后相隔不過6年,住的相距兩百多米,但卻是不同村的人。

      嚴秋琴嫁到西鄉小組已有20年的光景了。說起這里,嚴秋琴氣不打一處來。由于是鐘山戶口,每次家里有什么事情需要證明的,都得回鐘山去辦。

      今年,她家新翻建房子,手續就是回鐘山去辦的,申請電表這樣簡單的事,也得回鐘山才能辦。而從霞溪到鐘山沒有直達的車,每次都得先坐到仙游縣城,再去轉車,一趟來回得50元左右,花上至少半天的時間。有時辦事的人不在,還得再跑一趟。

      人戶分離的狀態,不僅困擾著村民的日常生活,也給村干部的工作帶來很多麻煩。前幾天,鐘山村書記黃金星就去了飛地,這次是為給村民集體辦新農合,為了省去村民跑遠門,他帶上幾名村干部和票據材料等“上門服務”。

      每次要選舉了,村里都得派人帶著選票和箱子去飛地。鐘山村每年正月十二的廟會,村民抬著佛像到村子每家每戶都逛個遍,唯獨從來沒去過這塊五六十公里外的“飛地”。

    未來回或不回?回哪?都是問題

      事實上,第二批遷移村民,到霞溪也已有47年的光景了,如今,村里的一切早已入鄉隨俗。幾乎每個村民都能講一口仙游話,房子的建設也是按照仙游“四房看廳”模式,就連紅白二事也都基本按當地風俗來。黃麥成說,反而洛江那邊的禮節,自己都不知道了。

      小孩子慢慢學會的是仙游話,閩南話幾乎沒有機會接觸。年輕人娶的老婆,也都是在仙游周邊的,如果要回去,以后回丈母娘家也夠遠的。

      對于這里的一切,村民都覺得很習慣?!盎厝ヒ惨m應,鐘山對我們來說,也是陌生的?!秉S麥成說,回去也得靠雙手來打拼,在哪都一樣。

      嚴秋琴坦言,鐘山挺偏僻的,回去也不方便,如果真要回去,除非安置到羅溪鎮區,那邊人氣很旺,也好做生意。

      也有村民提出,如果并入霞溪村戶籍,那就要享受與霞溪村民同等待遇,不能有差別。而也有人認為,至于戶口在哪關系不大,有能力后都會到大城市定居。

      仙游度尾霞溪村村書記曾益發說:“如果要并入霞溪戶籍,只要兩邊的上級部門批準,我個人表示歡迎?!?/P>

      羅溪鎮一相關人士林先生說:“要回鐘山還是入當地霞溪戶籍,這得由村民自己集體決定?!庇浾吡私獾?,其實多數村民還是有回去的意愿,只是各有各的要求,難以達成一致意見。不過,人戶分離,已然給生活造成麻煩,如果不解決,還會在子孫后代身上繼續發生。(本網記者 陳麗娟 陳建輝 謝向明 文/圖)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家門口的“心電網” 惠安實現鄉鎮胸痛救治
  • 泉州臺商投資區瑯山鄭和廣場揭幕 打造海絲
  • 安溪縣政府黨組召開擴大會議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泉州臺商投資區瑯山村鄭和廣場今日揭幕(視頻)
    泉州臺商投資區瑯山村鄭和廣場今日揭幕(視頻)
    泉州狀元街“妙音音樂盒”街藝表演,樂音繞梁(視頻)
    泉州狀元街“妙音音樂盒”街藝表演,樂音繞梁(視頻)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海滄港“大家庭”添新成員 寶泰碼頭順利 加快補齊醫療領域短板 晉江一批醫院建設 男子為520第一個領證排一夜隊 被蚊子咬了 外貿企業開足馬力接單生產 廈門對美海運 “真金白銀”補助 支持企業建設高技能人 雨中邂逅“最美林鳥” 廣州某科技公司遭境外網絡攻擊 公安機關 關注“全國助殘日”|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国产啊v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天堂无码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av超清无码不卡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