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2022泉州經濟年會召開,會上表彰15項泉州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典型經驗,其中,由洛江區工業和信息化局選送的“標準用電 降本增效”典型經驗榜上有名。
亮點
?。ㄒ唬┰谌新氏炔捎?ldquo;國有+民企”土地連片合作開發模式。洛江區數字經濟產業園(一期)地塊一由國企市金控集團拿地,與地塊二民企鑫源機電公司進行連片合作開發,兩個地塊統一規劃設計、統一招商引資和統一運營服務,雙方各自承擔建設任務,充分利用國企與民企的優勢,形成比學趕超氛圍。
?。ǘ┰谌÷氏葎撔率褂霉I(產業)園區標準化用電管理體系。積極對接國網泉州供電公司,以智谷(泉州)萬洋高新技術產業園為試點,在全省率先使用工業園區標準化用電管理模式,該模式已在全市工業園區項目中推廣使用。
一是創新園區配電站房配置模式,由原來的專變配電室配置模式改為“開關站(環網室、環網柜)+公用配電室+專變配電室”配置新模式。二是實行按“產權”立戶計量,以政府認定“產權”為單位為入園企業直供到戶、獨立計量。三是分步建設園區供配電設施,先由園區建設單位出資建設公用供配電設施;接著園區內公用供配電設施送電后,移交供電公司統一運行維護管理;最終入園企業入駐后,正式報裝用電即可由共用配電站房就近接入,實現企業“隨報隨接”“零臨柜”辦電。
該模式一是降低用電辦電成本,低壓接入的企業平均每戶節約辦電成本約5萬元;高壓接入的企業在電力設備初期投資可比傳統一次性投資降低30%左右。二是簡化辦電手續流程,全過程供電周期壓減至25個工作日內,較傳統模式縮短了40%。三是提升用電管理水平,園區共用電力設備由供電公司統一運維;引入電力設備托管維護服務,大幅降低日常運維成本。
經驗和做法
1.堅持多種合作模式并存。洛江轄區內“國有+民企”合作、龍頭企業自主開發、引進國內500強第三方專業建設運營商萬洋集團參與等多種模式并存,有力推動了全區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
2.堅持優質資本聯手運營。簽約引進市金控集團、萬洋集團等一流團隊,為園區整體建設、產業招商和后續運營打下良好基礎,實現優勢互補、強強聯合。
3.堅持并聯和預審相結合建設模式。同步推進園區方案報批和工程報建,采取樁基先行等方式提前啟動項目建設,采取模擬審批方式提前做好“多評合一”“多圖聯審”、施工圖審查等工作,提速前期進度,實行三班倒、不間斷作業,加快建設進度。
4.堅持以點帶面的連片開發模式。以洛江區數字經濟產業園(一期)和萬洋眾創城為試點先行,同步推動萬安—雙陽、中部功能區、河市西片區等連片改造提升,進一步盤活閑置地塊和廠房,進行資源重組和實施標準化改造,實現園區標準化建設試點先行、由點及面、全面推進。
5.堅持自主招商和專業招商相結合。由區招商辦、金控集團和相關業主單位主動“走出去”“引進來”,洽談對接優質項目,同時借助萬洋集團開展專業招商。對招引的項目,采用個性化定制服務,實行項目邊建設、邊招商、邊設計,為入駐企業提供符合自身需求的廠房,降低企業入駐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