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政協洛江區第六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展開分組討論。洛江區委宣傳部、區融媒體中心邀請部分政協委員接受采訪,提建議,講發展,暢談洛江美好未來。
記者:今年以來,洛江全區規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增長23.9%,增速位居全市第3。作為新駐洛企業,您對洛江在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實施“四個倍增”科技賦能計劃方面,有什么好的建議?
福建數字蘭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偉:洛江區是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我們企業是2020年左右到洛江開始從事數字檔案,可以說,在這里深刻感受到洛江區對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科技賦能產業發展的重視和投入。
近年來,洛江區堅持創新驅動,持續加大規上企業研發投入,培育并增加了一批智能制造、數字經濟等領域龍頭企業及科技創新型企業,加快數字洛江的建設,為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對于進一步促進科技賦能產業發展,我建議:一是加大對重點科技創新企業的招商引資,特別是智能制造、數字經濟、新材料等領域的潛力企業,可以讓本地國企參與混改、加強協同創新合作,促進創新技術共享,實現產業鏈條融通。二是加大科技人才引進力度和適企人才培育培養。從外部大力引進產業領軍人才,高層次人才等重點人才,實現科技創新人才在洛江落地生根;在內部以臨近洛江的華僑大學與仰恩大學為依托,力量聚集,形成屬于洛江區高校的“小學城”,促進泉州師院、黎明大學、福建經貿學院及全市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在洛江的深耕,加強布局調整、結構優化和基礎夯實。打造“高地-高峰”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體系。為泉州及福建的智能制造、數字經濟輸送人才,創造洛江區乃至泉州市的人才基地。
記者:從政協報告可以看到,今年以來,區政協在視察調研持續發力,圍繞各項重點中心工作,以“小切口”做“大文章”。您認為,還可以從哪些方面優化政協履職,推動政協工作更上新臺階?
黃偉:作為一名政協委員,我既感到光榮和自豪,也懂得身上肩負的責任和義務。提高履職能力水平,我認為要加強理論學習,利用好“書香政協”等平臺,廣泛學習,提高政治理論水平,開闊視野,拓寬思路,做到協商能到點子上,議政能到根本上,監督能到關鍵處:要深入一線,了解民意,傾聽民聲,關注百姓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以提案、社情民意等形式,搭建橋梁紐帶,發揮好委員作用,為建設更高水平的智造洛江、生態新城貢獻政協力量。
記者:今年以來,洛江全面提速城鄉建設,策劃生成項目156個、總投資268.7億元。尤其是創新提出“五化”提升工程,讓大美洛江更具魅力。您認為,在升級城市功能品質、打造亮眼城市名片方面,洛江可以采取哪些自選動作?
博亞(福建)建筑設計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高旺:洛江區創新提出“五化”提升工程,其中的“美化”行動方案,目標明確、任務精準。洛江區大部分區域都分布在農村,裸房存量大,建筑立面的美化在美化整治提升工程中投資總量最大,是重點也是難點。洛江區住建局在2021年11月發布了《洛江區鄉村建筑立面圖集》,明確具有洛江區區域特色的農村住宅建筑風貌管控要求,通過加強管控和宣傳力度,讓群眾自覺將自有裸房進行整治美化,積極主動參與共建美好家園。建議通過建設主管部門分期分批培訓農村建筑工匠,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按圖施工,助推鄉村振興;在社區或村委會領導、老人會倡導下,通過鄉賢捐贈或村財補助,給予困難群眾一定的資金支持等方式,自覺將自有裸房根據建筑風貌管控要求進行整治美化,達到以點帶面、連線成片的預期效果。
我們相信,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部署下,結合鄉村振興進行裸房整治,三到五年“美化”行動后的洛江城鄉面貌將“目之所及,煥然一新”,將洛江區早日建設成更高水平的智造洛江、生態新城。
記者:作為來自建筑業的委員,您認為可以如何發揮自身優勢,為助力壯大本區建筑業發展貢獻一己之力?
劉高旺:洛江區各級領導一直非常重視轄區內建筑企業發展壯大,出臺了多項扶持政策和指導意見,目前洛江區僅總承包一級資質企業就有十四家。
泉州商賈眾多,遍及全國各地,洛江區建筑企業在外省市承接了大量的工程項目,但走出國門的企業為數不多。我們公司2010年起就通過海外華人推薦參與緬甸國家體育館和游泳館設計投標并中標,我們緊緊抓住這次機會,陸續又承接了柬埔寨、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等多個東南亞國家的項目設計與建設。我國建筑企業實力隨著經濟快速發展而不斷壯大,完全有能力承接境外項目,建議洛江區建筑企業依托閩南僑鄉海外華僑的人脈資源,走出國門開拓海外建筑市場,踐行“一帶一路”倡議,促進中外友好合作關系。
建議政府牽頭對綜合實力強的建筑企業進行包裝,或通過合并企業間的資質構成人員和企業業績等形式,精準幫扶現有一級總承包企業升級為特級企業,以彌補洛江區至今尚無特級企業的缺憾。樹標桿、立榜樣,激勵我區建筑業企業做大做強。期望早日成立洛江區建筑業協會,通過協會平臺,加強行業自律,引導和推動建筑業企業面向市場,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郭曉玲 陳家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