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實施省委、市委“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活動,延續“兩看三比”“五新”“雙百”“五賽五拼”等活動精神及工作要求,2月1日上午,惠安縣舉行2023項目奮戰年一季度“開門穩開門紅”重點項目集中開(竣)工活動,進一步鼓舞士氣、振奮精神、拼爭搶跑、比學趕超,為實現全縣第一季度項目建設開好局、起好步和全年經濟發展目標任務打下堅實基礎。
王春雷、莊稼祥、蔣向群、許貞麗、何國平等惠安縣四套班子領導分組參加項目現場開(竣)工儀式。
儀式上,王春雷、蔣向群等惠安縣領導分別為群盛世紀科技產業園(一期)項目、僑群石窟生態美術館項目、中化泉州7萬噸/年石化渣油生產高性能炭黑工業示范項目等項目開工推動啟動桿。
莊稼祥、許貞麗等惠安縣領導分別為濱海大道拓寬改造工程項目開工推動啟動桿,觸發縣糧食應急供應和物資儲備建設項目、有志石渣石粉環保處理項目等項目竣工禮球。
據了解,惠安縣第一季度安排開(竣)工項目59個,總投資125.1億元,涵蓋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交通市政設施、教育醫療等多個領域,這批項目的動工建設及建成投用將進一步優化經濟結構、提升城市品質、改善民生福祉,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開工建設的民間投資項目,在數量、投資額方面均有顯著增長,標志著疫情過后,全社會投資信心的全面恢復,將進一步創造新優勢、增添新動能。
此次項目集中開(竣)工活動,拉開惠安縣2023項目奮戰年春季攻堅暨一季度“開門穩開門紅”活動的序幕,掀起新一輪項目攻堅熱潮,全縣將圍繞“項目開竣工”“策劃生成項目”“征遷拔釘交地”等關鍵環節,拿出拼的姿態、搶的勁頭,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全力推動一季度開竣工項目55個以上、策劃生成新項目30個以上、策劃中央預算內投資和省級預算內投資申報項目20個以上、征收土地700畝以上、征收房屋100幢(戶)以上、墳墓遷移600座以上,實現凈地交付項目用地20個以上,完成重點項目年度投資計劃30%以上,沖刺首季“開門紅”、奮戰半年“雙過半”、確保全年“大滿貫”!
項目簡介
1.群盛世紀科技產業園(一期)項目
項目位于螺陽鎮,總規劃用地面積600畝,總建筑面積約80萬平方米,分地塊分期建設,其中項目一期投資10億元,用地面積約76畝,建筑面積約12萬平方米,打造包括智能制造廠房、研發檢測實驗中心、產品展示展銷中心、人才公寓、商務辦公服務等智能科技配套產業園,計劃引入符合政府產業定位的智能紡織鞋服(校服裝備行業)、高端裝備制造、新興產業、健康食品、電子信息、智能制造等無污染、高附加值的產業項目,為惠安具有傳統優勢產業生產經營提供或搭建產業平臺、引入電商服務、網絡直播、統一物流等產業配套。項目全面建成投產后,預計豐產期年產值達到約50億元,擬引進高級人才500人,產業人才20000人。
2.中化泉州7萬噸/年石化渣油生產高性能炭黑工業示范項目
項目位于泉惠石化工業園區,總投資約4.69億元,新建3條生產線,包括4萬噸/年輪胎用炭黑生產裝置、2萬噸/年制品用炭黑生產裝置和1萬噸/年特種炭黑生產裝置,充分利用低附加值的催化油漿、乙烯焦油,生產高附加值的高性能炭黑,是作為子午輪胎必不可少的補強填充劑。項目計劃于2023年12月建成投產,全部達產后預計可實現年產值約6.6億元。
3.僑群石窟生態美術館項目
項目位于螺陽鎮,用地面積45畝(含石崖、池塘和山地),可建設用地面積13畝左右,計劃投資5000萬元,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投資2500萬元,二期投資2500萬元。項目根據螺陽鎮僑群村廢棄的古山石窟進行生態修復和建設利用,以石窟生態美術館為主題,融合古山石窟自然風貌,結合鄉村人居環境整治需要進行生態有機修復,建設生態池塘、水簾幕墻和節能水循環系統,對石窟整體進行綠化、美化、亮化建設,在保留石窟整體自然風貌的前提下,規劃建設生態美術館美學會客廳、石窟生態美術館主館、石窟生態藝術圖書館、石木雕刻工藝美術教育研學空間等。項目的建設將有助于提升惠安鄉村振興和文旅項目品質。
4.濱海大道拓寬改造工程項目
項目作為國道228線新增路段,總投資約5.3億元,起于青山灣大唐明珠路口,終于西沙灣假日酒店,路線全長約4.9公里,建設內容主要對原道路進行拓寬并瀝青化改造,規劃道路紅線寬度24.5-47米,雙向六車道,沿線途經國家級森林公園(赤湖森林公園)、崇武古城、西沙灣、問海、惠女精神傳承教育館、青山灣等,文化旅游資源十分豐富。項目建成通車后將打通崇武古城與泉州古文化通道,進一步提升我縣崇山片區旅游經濟開發水平,服務崇武古城等旅游景區開發建設,助推我縣文化旅游事業發展。
5.惠安縣糧食應急供應和物資儲備建設項目
項目位于螺城鎮,用地面積約12畝、建筑面積3003平方米,總投資2500萬元,建設內容包含生產車間及低溫存成品倉庫、綜合輔助用房、業務樓、門房及其它道路、地磅等配套工程。項目建成投用后,擁有日處理量不低于100噸大米的加工處理能力,能有效保障突發情況下的糧食應急需求,同時極大改善我縣儲備糧的儲存條件,實現儲備糧管理智能化和規范化的目標,提升糧食宏觀調控能力,大力提高政府保障糧食安全和應對糧食應急狀態的能力,切實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為我縣糧食安全打下堅實的基礎。
6.有志石渣石粉環保處理項目
項目位于崇武鎮,用地面積33畝,總投資約4200萬元,建設廠房9435平方米、實驗樓833平方米,包括石渣破碎再利用生產混凝土生產線和石粉泥回收、壓濾、烘干及建材干粉生產線。項目建成投產后,充分利用周邊石雕企業生產后的廢棄石粉石渣、石材邊角料進行再加工,年均處理石粉泥水可達30萬立方米,有效解決周邊石雕企業固廢處理難、無處填埋等問題,避免二次污染,為全縣石雕企業轉型、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新載體、新路徑、新動力。(溫儀陳揮達歐陽榮華公金輝 郭君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