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0月24日訊 前晚,泉州惠安縣輞川鎮峰崎村,兩名哺乳期媽媽任女士、何女士失聯,牽動了不少泉州市民的心,兩家家屬和警方連夜搜尋,但都遲遲沒有兩人音訊。(說出去走走 惠安兩哺乳期媽媽騎摩托出門后失聯)
昨日凌晨3點多,家屬在峰崎村的林輞溪岸,找到了兩人所乘的摩托車,救援人員隨后在附近進行打撈。當天上午6點多和7點多,任女士和何女士的遺體先后被撈出。
死者親屬說,事故現場的土路坑坑洼洼,平時騎車都要用力抓緊車把
親屬判斷
意外的可能性很大
昨日上午10時許,海都記者來到現場,兩名死者的遺體已被打撈上岸,并被家屬安置在搭設的棚子里,棚子里哭聲不已。
親屬介紹,昨天凌晨3點多,一名家屬來到村內林輞溪岸邊堤壩上的土路尋找,手電筒突然出現反光,才發現兩人所騎的摩托車車頭已扎進陡坡下的溪中。打撈隊員趕到后,于清晨6點多,在附近水域發現任女士遺體;7點多,何女士遺體也被找到。
據悉,林輞溪水位在3米左右,堤壩坡度約45度,不好攀爬,而兩人被發現處的土路,路面坑坑洼洼。“平常騎車經過,不抓緊車把都不好控制。”死者親屬說。
這條土路通往涂寨鎮陳芹村方向。有知情人士透露,當時任女士出門前曾說起,因9個月大的小兒子不愛吃飯,準備去陳芹村附近的寺廟求簽;而何女士也有一個一周歲左右的孩子,姑嫂兩人平常關系非常好,一起出門也很正常。
親屬還介紹,何家經濟還算寬裕,一家人關系也挺融洽,平時任女士為人開朗,產后雖曾說過“抑郁”、“要自殺”之類的話,但更像是偶爾拌嘴時的氣話,親屬都不太相信她會自殺。根據現場的情況,親屬初步判斷意外的可能性很大。
對于此事,任女士的丈夫何紫斌不愿多說。但妻子突然走了,他都不知道如何跟孩子啟齒。事發后,他在事發地和家里兩頭跑,“孩子還小,也不敢帶過來,只能一會兒跑回去看一下”。
產后媽媽
更需要足夠的關愛
兩名哺乳期媽媽失聯的消息也引發網友的熱議,除了為她們祈福外,不少網友也呼吁,要更關注哺乳期媽媽的心情變化。
網友“那那”說,“哺乳期最需要家人安慰!當媽媽的不容易呀”。網友“little lazy pig”也說,“請多多關心身邊的人,特別是初為人母的人,她們特別累”。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泉州第一醫院心理門診的主治醫師賀佳表示,產后抑郁癥的發病率在兩成左右,這個概率其實是挺高的,但現實生活中,并未引起太多的注意,患此癥的哺乳期媽媽,也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
賀佳分析,生產之后,婦女體內的激素會產生明顯變化,這是影響孕婦情緒的內因;而環境變化,如家庭之間的摩擦、孕婦向母親角色的轉變、忙于哺乳與朋友間溝通減少、夜間哺乳導致睡眠不足,甚至有些家庭重男輕女等,都會影響哺乳期媽媽的情緒,導致產后抑郁。
此時,可能出現莫名哭泣、鉆牛角尖、不愛說話、情緒低落、郁郁寡歡等情況,或較生產前明顯的情緒急躁、敏感、愛好消失,甚至有自殺傾向或殘害嬰兒的表現,則產后抑郁的可能性就很高。賀佳表示,這時候,最親近的家人,應及時站出來,多承擔照顧孩子的任務,多給予支持、安慰和鼓勵,或者找心理醫生,幫她們做好角色變化的適應。一般患有產后抑郁癥的女性,在半年左右后,都能夠自己走出來。(海都記者 張凱航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