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優先VS現實為重
【興趣派】
喜歡人文社會學
專業冷門也堅持
受訪者:彭同學,英國留學生,參加2010年高考
“班上三四十個同學大多是專業調劑調過來的,像我這樣一心想學社會學的幾乎沒有。”彭同學是蘭州大學哲學與社會學院社會學專業的高才生,她以自己的專業為傲。
2010年高考,省排名800多名的彭同學順利投檔第一志愿蘭州大學社會學專業。當時以她的成績,投檔經濟學、金融學、管理學、會計學等熱門專業完全沒有難度。
“我爸爸自己經營一家小企業,原本想讓我學習管理或者會計,以后可以在他公司幫忙,但我覺得這樣的想法太功利了,大學的專業一定要學自己喜歡的。”
彭同學成績優異,大學期間拿了三次國家獎學金,做的社會調查與論文多次獲得省級甚至國家級獎項。畢業時,她放棄保送北大社會學碩士的機會,最終拿到了在英國排行前十的巴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現實派】
高中就瞄準職業
寧復讀不改初衷
受訪者:王先生,供電公司員工,參加兩次高考
“當時想好了,就要學電氣工程專業,報不上就復讀。”王先生說,自己經歷了兩次高考志愿填報,每一次都沒有“二心”,主要緣于家人已幫自己做好了職業規劃。
王先生的家人多在供電公司上班,大多數人眼中電力行業薪資高、福利好,家人提前幫他謀劃,他也認定大學一定要學電氣工程專業。
2006年,王先生參加第一次高考,因理綜發揮失常,成績比本一投檔線561分少了21分。他第一志愿報考外省的一所本二院校,但沒有被錄取,于是選擇復讀。
第二年,王先生發揮正常,本一投檔線562分,他考589分。最后他第一志愿報考福州大學電氣工程專業,該專業的投檔分是578分,王先生順利上榜。
一畢業,王先生沒有“走彎路”,順利地進入供電公司工作。幾年下來,他覺得自己當年的堅持是對的。
【點評】建議考生要對自己的個性、優缺點有充分的認知,如果你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并且有清晰的未來規劃,當然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如果有自己的理想但沒有清晰的規劃,愿意承擔現實利益層面的損失,那你也可以“不走尋常路”;而如果你總體上是一個比較務實的人,那還是考慮選擇一個就業前景較好的專業,畢竟經濟收入的重要性對于絕大多數成年人是不言而喻的。當然,專業熱門以及就業前景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在選擇時需要作出較為準確的預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