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4月28日訊 一個男子突然暈倒在地,一動不動,面對突如其來的狀況,很多人都束手無策。幸好,人群中,有一名男孩沖出來,急忙幫男子做心肺復蘇和人工呼吸。終于,在120急救人員到來之前,保住了男子的性命。
小記者正在學習滅火器的用法,并現場動手體驗了一把
原來,這是海都小記者的安全互動體驗活動。上周五下午3時許,20名小記者及家長們,一同來到位于鯉城區消防大隊的安全教育培訓基地,對著躺在地上的一尊模擬人體,小記者現場學起急救技能,終于學到如何贏取生命“黃金搶救4分鐘”。
記者從泉州鯉城區安監局了解到,這是全市首家互動體驗式安全教育培訓基地,體驗館占地400多平方米,共有7個分場館。除了能夠學習急救技能,培訓基地還涵蓋了消防安全、交通安全、衛生健康、校園安全、生產生活安全、?;踩?、建筑安全等多個方面。(海都記者 林繼學 實習生 呂德燦 文/圖)
現場學救人,做心肺復蘇和人工呼吸
救人
學會急救技能
豐澤區第三實驗小學三年二班 莊子涵
來到鯉城區消防大隊,我們到安全知識虛擬室學習。在那里,我學到了不同的火災要用不同的滅火器,如電器著火不能用水型滅火器,衣物等著火才能用水型滅火器……
接著,我去看了九步洗手法,才知道洗手有這么多程序,原來平常我的手都沒洗干凈啊,真不好意思。然后,我去“爆頭機”那里“爆頭”,才知道消防員為什么要戴帽子了,戴了帽子,在滅火時萬一有東西墜落砸到頭,才不會受傷,因為安全帽可以承受1730牛的重量。
我還學到了別人觸電的時候,要用樹枝把電線弄開,余下的部分要交給成年人來做。
最開心的事情,是我今天救活了一個“人”。因為在體驗胸外心臟按壓時,我成功地按標準壓了20下,是當天所有小朋友中唯一做對的人,所以我救活了一個“人”哦!
通過今天的活動,我的防火意識提高了!
玩火
火無情莫偷玩
鯉城區昇文小學三年一班 黃詩涵
上周天,我們小記者參加了安全知識體驗活動,我們來到鯉城區消防大隊安全教育培訓基地。在那里,我們體驗了虛擬滅火、交通安全知識競賽等。
這樣的活動,令我想到現實生活中,有不少小孩子曾有玩火的經歷,這些存在很大的隱患。生活中,離開老師、家長的視線時,曾經不少孩子偷偷玩火,他們悄悄焚燒紙張,甚至還玩起煙火爆竹。特別是過年過節時,很多回到農村老家的孩子,都會燃放不少煙花爆竹。
通過這次安全體驗活動,我發現,不論是焚燒紙張,還是燃放煙花爆竹,都可能引起火災。“玩火會自焚。”我想勸勸同學們,我們年紀小,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安全防范技能,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能玩火。
滅火
懂分辨滅火器
鯉城區立成小學四年三班 林祖堅
又到了每周最期待的海都小記者時間,上星期日下午,我們一行小記者來到了鯉城消防大隊,準備參加互動體驗安全教育,學做生活小達人。
工作人員先帶我們體驗了滅火虛擬體驗,這下,我才明白,各種物品著火時,所使用的滅火器是不相同的。如果紙、木頭等東西著火,要用泡沫型或水型滅火器,才能有效把火撲滅,要是用錯了反而使火更加兇猛;如果是電、煤氣等著火,則要用二氧化碳滅火器來撲滅火,用別的滅火器還可能會發生觸電等二次危險。
通過了這次活動,我懂得了該怎樣滅火才是最有效的。
□精彩片段
立成小學五年一班林思瀅:我們一個個地體驗,終于輪到我了,我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前頭,屏幕上出現一堆紙著火的畫面。我想:干粉滅火器是用來滅電線著火的,顯然不行。于是,我拿起水型滅火器直立放穩,摘去保險蓋,用手掌拍擊開后桿頂端,刺破二氧化碳氣瓶的密封片。清水在二氧化碳氣體壓力作用下,從噴嘴中噴出。此時,我用一只手提起器頭上的提環。另一只手托住滅火器的底圈,將噴射水流對準燃燒最猛烈處噴射。隨著水流的縮減,要逐漸向燃燒物靠近,直至撲滅。“滅火成功”。我聽了,高興地跳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