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德化縣以“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整體推進試點縣建設”為契機,通過整村推進土地經營權“預流轉”,加強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培育、組織申報市級省級龍頭企業,大力實施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戰略,積極培育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打造“德化農優”區域公共品牌,不斷提高全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市場競爭力和名特優新農產品的美譽度,積極推進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整體推進試點縣建設,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發展注入“新動能”。
整村推進土地經營權“預流轉”
在德化縣美湖鎮小湖村,眼前是一大片預流轉的土地,不遠處空闊的田間地頭,幾個彩色的景觀風車格外醒目。
“目前,我們已經種植了110畝油菜花,預計今年3月將迎來花期。此外,我們還進行了熟地試驗種植,希望后面能成片規?;N植。” 小湖村駐村第一書記趙鑫告訴記者,他們村青壯年勞動力大多進城務工,農戶承包的地塊相對零散、產生的效益也很有限。為此,他們提前謀劃預流轉工作,動員村民與村集體簽訂土地預流轉意向協議書,提前將土地化零為整收儲到村集體,為企業或個人投資進駐打下基礎。
小湖村預流轉土地航拍圖
據了解,小湖村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了晉江種糧大戶中和農場,同時本地種糧大戶也積極參與到土地承包經營當中,共預流轉土地500余畝,用于種植紫云英、水稻、甘薯等作物和特色蔬菜輪作,構建“稻魚共生+休閑農業觀光”模式,著力打造集稻田觀光、鄉土文化展示、彩色景觀展示等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型農業田園,形成以千年樟樹王為核心區輻射,建成熟地展示館和觀光旅游體驗基地,打開農業和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的新局面。
近年來,德化縣積極響應國家政策,于2023年8月10日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村土地流轉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鄉鎮、村以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為牽頭主體,統一將農戶閑置土地預流轉到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再將從農戶預流轉過來的土地,同步開展招商引資將土地流轉出去。記者從縣農業農村局獲悉,截至2023年12月,德化縣18個鄉鎮共新增預流轉土地20586.73畝,共新增簽訂農村土地流轉38宗3816.85畝。
加強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培育
在德化益家農業有限公司包裝車間,記者看到,工人們有的在處理黑雞,有的在包裝,現場忙碌而有序。
“這是我們公司的冷鏈發貨中心,黑雞處理包裝后,需在0-4℃的凍庫里經過2小時排酸,再進行冷鏈發貨。” 德化益家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曾憲仲說,該公司是一家從事德化黑雞孵化、養殖、屠宰、銷售及品牌營銷為一體的綜合性農業公司,下設一個合作社、一個家庭農場,主要經營德化黑雞養殖、銷售及品牌營銷等業務,開展綠色生態的種養結合技術培訓、技術交流和咨詢服務,擁有“新元益家”“戴云農家傳統山貨”兩個商標。
工人們在屠宰及包裝黑雞
“黑雞最初的日銷量只有十幾只,發展到如今可達600-800只。” 曾憲仲欣喜地說,他們公司注重科技創新和品牌建設,不斷引進和推廣先進的養殖技術,嚴把產品質量關,從源頭抓起,統一雞苗,統一飼料,統一用藥,出欄的每一批黑雞都按食品衛生標準檢驗,進行標準化生產,該公司的“德化黑雞的屠宰加工”質量管理體系符合標準認證。同時,公司注重銷售先行,產品銷往福州、廈門、泉州等地,是樸樸、永輝、廈門元初食品、盒馬鮮生等商超的常年供應商,2023年合作社出欄德化黑雞近20萬羽,年產值2300萬元。
挑選雞蛋孵化
此外,公司還在上涌鎮曾坂村建立德化黑雞雞苗孵化基地,2023年孵化雞苗30多萬羽;在潯中鎮仙境村、龍翰村等建立德化黑雞放養基地,采用“農戶入股+公司提供雞苗及技術+統一銷售分紅”的形式,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黑雞的產量及品質。
值得一提的是,德化益家農業有限公司新建廠房,占地面積3.3畝,建筑面積6670平方米,將建成集德化黑雞精加工區、主題展廳、品鑒中心及營銷中心為一體的產業園,預計2024年7月封頂,2024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發揮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帶動農業產業鏈的發展;繼續加大科技創新和品牌建設力度,進一步擴展市場。”曾憲仲充滿信心地說。
近年來,德化縣實施強化政策扶持、加快產業融合、創新聯農帶農等舉措,每年制定出臺鄉村振興農林產業發展項目申報及獎勵標準,支持引導農業龍頭企業發展特色種養殖、農產品初深加工、品牌宣傳;加快農業新產業、新業態主體培優做強,促進三產融合發展,借助“互聯網+”模式推廣系列農產品;通過“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方式,鼓勵經營主體擴大品牌農產品的生產規模,建設標準化生產基地,建立健全質量追溯體系,培育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11個、數量居全省縣域第一;11家企業獲得“三品一標”認證,“阿嫲家油”成為廈門金磚會議國宴專用油;在農交會、綠博會、名特優新農產品產銷對接會等活動中先后獲得50多個獎項,品牌知名度、產品附加值不斷提升。
截至目前,德化縣共培育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6家,市級20家。2023年,全縣市級以上龍頭企業營業收入13.6億元,凈利潤1.12億元。(鄭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