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慶黃金周,德化旅游再創新高,這是一份振奮人心的成績單:黃金周期間全縣共接待游客18.83萬人次,同比增長10.57%;實現旅游收入10411.5萬元,同比增長10.23%;其中,石牛山景區共接待游客7.256萬人次,九仙山景區共接待游客1.8萬人次;節日期間,各大賓館、飯店游客爆滿,甚至農家樂、家庭旅館也一房難求。
有“閩中第一漂”之稱的桃仙溪竹筏漂流吸引了眾多游客,秀麗的風光、揚起的水花讓人體味著“有驚無險”的妙趣。
“這次到德化,對我們來說,就是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感覺相當不錯!”福州游客林先生告訴筆者,昨晚和朋友小聚時說起,要趁著國慶節找個好玩的地方走走,朋友推薦了德化。林先生一家從福州出發,欣賞了“華東第一瀑”岱仙瀑布,體驗了順美陶瓷文化生活館的陶瓷DIY,或走或停,隨心而來,感嘆不虛此行。
發展內涵從觀光轉為休閑
國慶七天長假,許多市民和林先生一樣,出游熱情高漲,短線游、周邊游及自駕游成為他們的選擇。南埕石龍溪橡皮艇漂流,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體驗“畫中游畫中漂”的愜意享受;順美陶瓷文化生活館、卓越陶吧、三德陶瓷城等陶瓷工業旅游示范點體驗陶瓷DIY;英山淮山園、丘坂岱仙黃金蜜柚種植基地體驗采挖的樂趣;而沿路的鄉村,更是處處是風景,讓游客可以說走就走,盡賞身邊美景。
“對德化而言,旅游業資源豐富、陶瓷產業特色明顯,休閑度假市場潛力巨大。”德化旅游局有關負責人認為,發展休閑度假旅游,既能發揮德化文化旅游資源豐富的傳統優勢,又能提高旅游產品的附加值,延長產業鏈,增加老百姓收入,是德化旅游產品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途徑。
近年來,德化縣以環城關陶瓷文化旅游、環戴云山生態旅游建設為核心,充分發揮九仙山、石牛山兩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的龍頭引領作用,增強陶瓷+生態的“不虛瓷行”山水藝術之旅精品游線的內涵,鄉村游、自駕游等休閑旅游產品的開發,有效提升了德化旅游吸引力。
新編制的《旅游發展總體策劃和近期行動計劃》明確,德化將緊緊圍繞打造“海絲”路上最具中國山水藝術特質的“生活型休閑旅游目的地”這一戰略,突出陶瓷文化創意和山水生態游憩兩大主題,近期主要圍繞把德化旅游培育成為戴云山區域旅游聯盟龍頭目標,做好產品升級、市場營銷、服務體系、綜合改革“四篇文章”,持續推動德化旅游產品轉型升級。
打造“不能不來”的旅游目的地
“在觀光旅游基礎上,同時融入休閑度假、陶瓷體驗、佛教養生等特色,只有這樣,石牛山、九仙山等景區才能從‘單一旅游’變成‘目的地旅游’,使德化成為從‘說走就走’的旅行到‘不能不來’的目的地。”旅游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德化旅游要想突出重圍,只有整合資源,實現多重旅游功能復合,才能實現與其他景區之間的差異化、特色化競爭。
今年以來,德化正全力推進旅游在建重點項目建設,今年1—8月,德化縣10個旅游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69億元,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48.53%。其中,九仙山景區累計投入1750多萬元,完成景區餐廳、停車場等建設,美食購物街、酒店二期、景區提升規劃等工作也在有序推進。大龍湖旅游項目完成部分項目用地的征租工作。鵬祥游客服務中心累計完成投資1250萬元,完成主體工程建設,現正在進行內部裝修,將于年底對外開放。石龍溪橡皮艇漂流碼頭改建項目已完成規劃評審稿的編制工作,正在籌備召開評審會。
與此同時,德化還創新旅游營銷形式,開展旅游形象口號征集,在微博、微信平臺上發布資訊,對德化旅游網進行改造升級,與敦煌開展旅游合作,編印《德化旅游絲路“1+1”》宣傳冊提高宣傳實效;舉辦重走德化瓷幫古道活動、開展“尋夢CHINA”萬人游瓷都活動、組織“自駕游八閩,臺車首登陸”來德化踩線活動、做好“山水情,陶瓷緣”旅游節暨桃仙溪桃花文化旅游節及九仙山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揭碑開園等活動,進一步打響德化旅游品牌。(陳志明 梁志宏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