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門:天氣、感稻瘟病老病區和感稻瘟病種子三因素疊加所致
面對大量減產的稻谷,葉振桐夫婦感到煩心。
眼下,水稻陸續成熟并進入收割期。但德化縣國寶鄉的部分農戶卻怎么也高興不起來。“我們鄉今年稻谷大面積減產。”近日,該鄉一村民致電本社24小時熱線96339反映此事。記者隨后前往國寶鄉多方了解情況。
反 映 “泰豐優3301”品種 水稻大量減產
12日中午,記者來到國寶鄉佛嶺村。在村級道路兩旁,遠遠望去,成片的水稻呈金黃色。稻田里,一些農戶揮舞著鐮刀在收割。
但走進66歲農戶葉振桐的稻田里,記者看到,大片稻谷顆粒干癟,抽出稻稈后,有的節點發黑,節點兩側呈現暗黃色,有的呈腐爛狀態,還有的已經干枯。
葉振桐今年種了3畝稻谷,基本上都出現這種情況。前幾天,他和老伴開始收割稻谷,但是看著大量減產的稻田,他煩得很,因為谷子雖然減產,但照樣得收割,不然明年沒辦法下種。他說,不算人工成本,光種子、化肥每畝要投入200多元。往年平均畝產近千斤稻谷的稻田,今年每畝收成不到200斤。老兩口辛苦了好幾個月,原本是為了自給自足,今年看來是無望了。
葉振桐告訴記者,往年他選用其他種子,收成都有保證,但今年他聽到別人反映“泰豐優3301”的種子種出來的米很好吃之后,就在3畝地里都用這款種子,沒想到卻大量減產了。
村民葉先生告訴記者,他70多歲的母親今年種了2畝稻谷,其中一畝收成雖比去年減少,但也能收六七成;另一畝則大量減產,“正常每畝可收1200斤,今年收不到200斤。”他介紹說,一株稻稈上可能只有幾粒稻谷是好的,其他全是空殼。
厚德村村干部說,他們村里不少農戶也出現大量減產的現象,大家基本上都用“泰豐優3301”種子。
得稻瘟病的稻桿部分發黑腐爛
村 鎮 保險公司已介入理賠
國寶鄉農業服務中心徐主任告訴記者,9月下旬,鄉里在陸續接到農戶反映水稻減產后,便聯系了保險公司。國慶節期間,保險人員已前往現場查勘。
原來,當地政府和農戶在每年水稻種植前,就投了“水稻種植保險”。該險種按水稻播種面積投保,每畝保險費12元,保險金額400元。其中由中央和省級財政補貼保費70%,市、縣兩級財政補貼保費10%,農戶承擔20%。其保險責任是在水稻移栽返青后至成熟期間,因低溫、干旱、暴雨、洪水(政府行蓄洪除外)、大風、冰雹、滑坡、泥石流、病蟲害、野豬造成保險水稻的滅失、死亡以及植株損失率達到30%(含)以上時,保險公司按照該保險的賠償處理辦法負責理賠。
徐主任介紹說,按目前統計的情況,減產水稻約200畝,各村還在統計和上報中。
供應商 該品種進入市場三四年反響好
鄭萬水夫婦在國寶鄉開了一家雜貨店,兼營種子和農藥,其中水稻種就有20多種。當地不少農民找他們購買種子。
當記者問及減產的稻田都是用同一款種子后,對方明確表示不是假種子所致,“賣假種子是會被判刑的。”鄭萬水夫婦解釋說,并非只有“泰豐優3301”種子出現減產情況,其他種子也出現了減產。
那么“泰豐優3301”種子的減產情況特別突出,是否因為新品種不適應德化的種植環境呢?鄭萬水夫婦表示,該品種已經進入市場三四年了,而且農戶反映產量不錯、米質好,去年還大豐收,所以不少農戶今年就繼續選購這個品種。
部 門 “泰豐優3301”是感稻瘟病品種
德化縣農業局局長張朝榮表示,每年在種子銷售季節,該局種子管理站和農業執法大隊工作人員都會到市場檢查種子的品種審定意見,所以,進入市場的種子都是適合德化種植環境的。
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國寶鄉水稻田減產甚至絕收呢?德化縣農業局給出了答案,是因為這些稻田得了稻瘟病。該病的誘發因素是今年出現了高溫高濕天氣,再加上國寶鄉是感稻瘟病老病區和“泰豐優3301”是感稻瘟病種子這兩種因素,因此,國寶鄉水稻減產的情況就比較嚴重。
德化縣植保站站長蘇春松表示,國寶鄉是稻瘟病的老病區、常發區,在孕穗至抽穗期,稻谷易感染稻瘟病。所以,農業部門每年根據田間病蟲災害情況會作出預測預報,指導農民結合田間情況做好防治。他向記者出示了一份該局8月11日發出的“病蟲情報”,內容是“及時施藥預防中稻穗瘟”。
“國寶鄉的水稻主要是得了‘穗頸瘟’。”蘇春松介紹,稻瘟病最忌高溫高濕,去年該縣水稻收成不受影響的原因是一個臺風都沒碰。今年,即便農戶噴灑了農藥,也會被連日的雨水沖掉,“德化今年8月9日至8月31日下了18天雨”,防治效果差。
張朝榮介紹說,“泰豐優3301”水稻種種出的米優質,且市場價格高,其他品種每百斤稻谷賣150元左右,這個品種每百斤能賣到300元至400元,所以農民特別喜歡。但該縣不敢大面積推行“泰豐優3301”水稻種子,因為該品種的缺陷就是容易感染稻瘟病。
相關
鏈接
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可引起減產,甚至顆粒無收,該病在不少地方會發生,其中以葉部、節部發生為多,其在整個水稻生育期都會發生,根據受害時期和部位的不同,可分為苗瘟、葉瘟、節瘟、穗頸瘟和谷粒瘟等,其中以穗頸瘟對產量影響最大。(記者 黃雅珊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