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空調多喝水 適量運動少吃辣
連日來,泉州市區高溫來襲,白天氣溫達到了34℃左右。圖為昨日下午,市區東海大街,車后座市民包裹得嚴嚴實實遮陽。 (陳起拓 攝)
連日來,泉州市持續高溫悶熱的天氣,讓不少市民大呼“太熱了”。據市氣象臺監測數據顯示,昨日午后,南安氣溫達到37℃,安溪更是高達38.6℃,為今年以來最高溫,預計接下來3天我市依舊維持高溫晴熱的天氣。氣溫升高,不少人出現頭暈、乏力等癥狀,高溫引發的心血管疾病、熱傷風、發燒、急性腸胃炎等病人明顯增多。醫生提醒,大家要從飲食、運動等方面積極采取措施,注意防暑降溫,多飲水。
最高氣溫突破38℃
幾天來,泉州持續高溫“烤”驗,市民坐著不動都能滲出一身汗來。
市氣象臺昨日9時37分發布高溫橙色預警信號。記者從市氣象臺獲悉,受副熱帶高壓控制,昨日我市天氣晴熱,午后氣溫高,南安37℃,安溪38.6℃,為今年以來最高溫,出現37℃以上高溫天氣的鄉鎮范圍比前日有所增大。預計接下來三天我市依舊處于副高控制,依舊維持高溫晴熱的天氣,安溪可達38℃以上,南安也將達37℃。
高溫致疾病多發
據悉,高溫天時,由于外界氣溫過高,導致人體內部代謝失衡,易發生“高溫病”:一是因體內產生的熱量積蓄過多而中暑的“熱射病”;二是在烈日下曝曬易導致腦膜和大腦充血、出血、水腫等的“日射病”;三是中暑虛脫的“熱痙攣”。同時,死亡率相應增高,特別是老年人的死亡率增高更為明顯。
“高溫天氣是腦血管病、心臟病和呼吸道等疾病的多發期,這兩天前來就診的病人也比平時多。”福建醫科大學附屬二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王耀國介紹,持續高溫炎熱,極易導致中暑。易中暑人群除了老人、兒童外,上班族、駕車族也容易發生中暑。如果不慎患上暑熱病,一定要到醫院找醫生診治,千萬不要拖延時間,延誤病情。對于嚴重中暑者,要及時進行搶救,否則可能會造成生命危險。
如何防暑降溫 專家為您支招
如何預防高溫病,王耀國給出了以下幾條建議。
空調別低溫
不論是在家中還是在工作的辦公室內,使用電風扇、空調等降溫時,人一定不要對著出風口。使用空調時一定要注意適時地開窗通風,空調溫度一般定在26℃至27℃為宜。“如果空調溫度太低,室內外溫差過大,人體適應不了這個溫差交替,反而容易中暑、感冒。”他說。
水分多補充
夏天高溫出汗多,水分、鹽分等流失快,每天要經常補充水分,要喝點淡鹽水,及時補充鹽分。不能一口氣喝太多水,應少量多次地喝,才能有效地預防中暑。同時,家中也可備一些綠豆湯、菊花茶、綠茶等解暑飲料。
飲食宜清淡
夏季高溫炎熱,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因此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多吃蔬菜水果,經常食用冬瓜薏米粥、綠豆海帶湯、綠豆粥,適量吃些瓜果,如西瓜、冬瓜、涼瓜等解暑食物,可以有效地防暑降溫,避免發生中暑。少吃辛辣、油炸燒烤食品。
運動要適量
每天上午10點前、下午4點后,可適量做一些戶外運動,場地宜選擇在河湖水邊、公園庭院等空氣新鮮的地方,時間以半小時為宜。鍛煉項目盡量不要選擇劇烈運動,多選擇緩慢而且有效的健身方式,如散步、慢跑、簡單的仰臥起坐、快走、廣播操等。
外出須防曬
中午天氣太熱,盡量要少出門。如果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有條件的最好涂抹防曬霜。外出時的衣服盡量選用棉、麻、絲類的織物,應少穿化纖品類服裝,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引起中暑。老年人、孕婦、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溫季節要盡可能地減少外出活動。此外,身邊要常備十滴水、仁丹、風油精等防暑降溫藥品,以防應急之用。
作息有規律
夏天日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勞。“作息不規律睡眠不足,人體的免疫力就會下降,容易中暑以及受到其他病菌的侵襲。”他說。(記者 許文龍 吳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