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供應商還是平臺商都應做好自己擅長的,不求大而全,當走小而美。日前,由安溪縣電子商務協會主辦的2015年安溪縣電子商務新年年會,在安溪官橋鎮弘橋智谷電商產業園舉行,眾多電商領域人士齊聚一堂,就跨境電商發展之路、移動電商模式以及企業生產運營方式等議題進行了交流與分享。
出口B2C是未來方向
“2011年,阿里巴巴推出的專門面向跨境電商的速賣通正式運營,如今速賣通的銷售量已是淘寶的兩倍。”泉州市新絲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時來觀察,B2B(即商家對商家交易)在整個跨境電子商務中約占到90%以上,其中小額外貿B2B以周期短訂單活而迅速崛起;目前跨境電商B2C(即商家對消費者交易)逐漸受重視,現階段進口B2C最熱門,而出口B2C則是下一階段主要方向。
據了解,2004年跨境電商初具規模,經過幾年時間的發展,到了2010年跨境電商進入井噴式發展態勢。數據顯示,2011年交易額達到1.6萬億元;2012年交易額上升到2.3萬億元;到了2013年更是超過3.1萬億元。
根據艾瑞預測,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將持續高速發展,電子商務在中國進出口貿易中的比重將會越來越大,2016年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達6.5萬億元。
林時來分析,不論是安溪的茶葉還是藤鐵都相當適合做跨境電商,但是對于初次涉足跨境電商的商家,在經營產品范圍上,不適合大而全,當走小而美,從而把自己擅長的品類通過跨境電商傳播到全世界。在經營模式上,建議以批發代理商為突破口。
“做跨境電商會遇到語言不同、支付方式不同以及物流發展較國內不成熟等狀況。”林時來稱,企業在經營跨境電商時,要將產品當地化,并用當地語言編輯產品。比如美國、德國等國處于跨境電商第一梯隊;而俄羅斯、巴西等國為第二梯隊,更熱衷中低檔次產品。
林時來表示,站在風口,豬都能飛起來,如今這一風口指向了跨境電商,第一時間進入,便能站在市場的制高點。
打造去中心化的移動購物
隨著移動互聯網、移動金融的興起,移動購物方興未艾。“過去網絡購物會在家里、辦公室或者網吧進行,如今隨著智能手機的盛行,購物方式逐漸從PC端轉向移動端,于是社交與購物相捆綁,24小時隨時隨地都可以購物。”廈門市微小店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總監石特偉透露成立微小店的初衷。
據介紹,微小店在原拍鞋網完整供應鏈體系、拍鞋聯盟、拍鞋會員基礎上,以移動分銷為切入點,打造另一個“去中心化的移動天貓”,快速搶占移動購物市場及全國O2O布局。“最終走向人人是買家、人人是賣家的格局。”
石特偉稱,微小店采用店長運營模式,產品供應商將產品“搬進”微小店,“不管是家庭主婦還是在校大學生,或者是專業的營銷人員都能夠成為微小店的店長,他們在工作之余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即可將推廣產品。”
“但是在產品推廣過程中,要針對不同客戶群采取不同的推廣方式。”石特偉分析,以朋友圈營銷為例,由于經營的是熟人經濟、信任經濟,因此在推廣方式要杜絕簡單粗暴模式,避免引起反感。
對于產品供應商而言,石特偉認為,專業人當做專業事,“與泰森打拳擊,跟姚明打籃球,我們都沒有優勢。”因此,供應商只需專心生產,多出優質的產品即可,而供應商頭疼的推廣事宜就交給平臺商完成。
持續不斷開發新產品
從做聚劃算起家的食品企業廣益發則對產品的運營感慨良多。
泉州市廣益發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海東坦言,產品發展過程可以包括孵化期、增長期、爆發期、平穩期、衰退期及死亡期。對于食品企業而言,要不斷創新產品的類別,推出生命力強、生產周期長的單品,進而延伸到一個食品類目,最后覆蓋產品線,成就產品系列。
“2014年陸續推出單品肉松餅、鳳梨酥、榴蓮餅、猴頭菇,在網上熱銷,成為廣益發的代表產品,在此基礎上形成了產品系列。”李海東說,公司開發的柚子茶在網絡上銷售后發現,購買對象上,67%為女性,33%為男性,于是將產品定位為女性產品,以此為基點持續開發不同口味的柚子茶,在產品形式上開發出柚子茶禮盒裝。事實證明,產品銷售成績不錯。
“通過阿里巴巴批發、淘寶天貓、一號店、京東、微商小頻道等平臺分銷,聯合拉手網、美團網等團購網,增加客戶的體驗度。”李海東表示。(記者 黃文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