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出爐的淮山
科學種植 增加經濟效益
除了深加工產品的研發,山格淮山專業合作社還推廣PVC管橫式種植法,讓淮山“橫著長”。傳統淮山種植,是在泥土里挖洞,然后把淮山種放下去,再蓋土;而PVC種植法,是把淮山苗放在1.1米長的管道一端,然后埋在距離地面約30厘米的泥土里。
傳統的淮山種植都是豎著長的,所以收成時需要挖地一米。而在山格村采用PVC管道橫式種植法的淮山種植地,陳文爵用鋤頭撥開表層的土,便可看到躺著并排的塑形管,管內是已經長好的淮山,形態大小均勻,“目前,我們合作社采用PVC管道橫式種植法的田地有100多畝,每畝產量比傳統種植地多500斤左右。”
張炳燦補充道,PVC管道橫式種植法改良了種植技術,簡化了生產過程,減輕了勞力付出,又可以增加收入,科技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
開拓市場 農民不愁銷路
隨著采收季的到來,安溪淮山的銷路如何呢?陳文爵介紹,山格淮山專業合作社實行“基地+農戶”模式,對淮山產品實行“四個統一”即統一收購、統一加工、統一品牌、統一銷售。包裝后的淮山在本地市場零售;深加工產品則利用茶葉銷售渠道,銷往全國各地。
藍田鄉副鄉長李寶堂說,該鄉淮山種植面積有400多畝,由黃柏村朝天山淮山專業合作社統一收購農戶種植的淮山,主要銷往廈門和廣東。該合作社負責人林新木說:“有不少在廈門開超市的安溪人會批發去零售,還有一些在廣東辦食堂的安溪人會買去做食材,銷路比較穩定。”
今年第一次種植淮山的劍斗鎮圳下村淮山家庭農場以及桃舟鄉吾培淮山專業合作社,則提前與深加工企業洽談合作事宜,由企業收購進行深加工。李峰告訴記者,桃舟吾培淮山專業合作社所引進的淮山品種是德化的“寸金薯”,已與德化一家深加工公司簽訂協議,采收后由這家公司收購檢測并深加工。(記者 許雅玲 張九強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