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法官,不用立案就幫我化解了糾紛。”近日,在湖頭法庭訴訟服務中心的“善德調處工作室”,經法庭工作人員調解,李某與王某就民間糾紛達成王某分期付款的調解協議。
窗明幾凈、秩序井然。走進寬敞明亮的訴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或為群眾提供法律咨詢,或錄入立案信息,緊張有序地忙碌著。
“不出村就能立案,‘共享法庭’真是便民利民!”近日,安溪縣湖上鄉村民老何到自己所在村“黨建+”鄰里中心的“共享法庭”,在社區調解員指導下,十多分鐘就立完案。以往,老何要驅車近一個小時,到法庭所在地湖頭鎮辦理立案手續。
老何口中的“共享法庭”,是湖頭法庭深化“互聯網+楓橋經驗”的一項創新舉措。為了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全方位司法服務,將更多的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湖頭法庭在湖頭鎮宗城社區居民委員會設立安溪首個“共享法庭”,依托“黨建+”鄰里中心,通過“一根網線、一臺電腦”,將“人民法院在線服務”“云晤”等線上司法服務平臺推廣到鄰里中心,法官定期駐點提供司法服務,功能涵蓋線上調解、遠程開庭、巡回審判、法律援助、普法宣傳等,切切實實將司法的“觸角”延伸到村社的最基層,為當地群眾提供優質高效、普惠均等的司法服務。
“‘共享法庭’將司法服務送到百姓‘家門口’‘指尖上’,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縣人大代表、湖頭鎮宗城社區黨支部書記鐘玉琴對“共享法庭”稱贊道。
“堅持把思想行動統一到二十大的會議精神和部署要求上來,內化于心、外踐于行,當好先鋒,做好表率,以更加飽滿的工作熱情和積極向上的工作態度全身心投入到法庭工作中,讓司法為民成色更足、底色更亮!”湖頭法庭庭長謝坤特表示,該法庭將繼續聚焦轄區特色茶產業、湖頭小吃、鄉村文旅等富民產業,開展產情收集、問題研判和會商解決,實施糾紛預防性治理,助力擦亮富民產業名片。(通訊員 李振輝 徐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