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12月26日訊 從2004年開啟小規模QQ網銷到2008年茶商紛紛“觸網”,再到如今擁有電商茶企上萬家、雄踞淘寶茶葉銷售排行榜首位,安溪茶葉電商在9年“拓荒”中不斷壯大,同時也亟需相關的規定來監督管理電子商務經營活動中的違法行為,切實保護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上周五,剛剛出臺的《安溪縣電子商務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已發放到安溪縣電子商務經營者手中,正式將原本分散在安溪縣經貿局和工商局兩個部門的監督管理職能,統一劃歸到設于安溪縣工商局的電子商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有益于更高效地開展工作。
【事件】
結合當地實際,融合多部法律
安溪電商統一由工商局監管
在中國產茶第一縣安溪,茶葉電商發展勢頭迅猛,今年雙十一,淘寶茶葉電商總銷量前20強中,安溪位列4席,這便是一個極好的例子。
當安溪茶產業面臨轉型升級的新時期,安溪縣政府也與時俱進,高度重視茶葉電商的發展。據了解,2010年11月,安溪政府就開始搭建了茶葉電子商務交易平臺——茶多網,2012年年底,又努力得到省商務廳和市政府的支持,籌備成立中國茶葉電子交易專業市場,并深入電子商務企業調研,出臺了8條“安溪縣支持安溪茶業電子商務產業園發展實施意見”等。
本月,安溪縣專門針對本土茶葉電商在經營過程當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和狀況,將《消費者權益保障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合同法》、《侵權法》等多部法律整合到《安溪縣電子商務監督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當中,同時將原本分散在安溪縣經貿局和工商局兩個部門的電商監管職能統一合并到設于安溪縣工商局的電子商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
安溪縣工商局局長白志榮表示:“這未嘗不是一項大膽的創新,此舉有益于集合監管職能,避免出現部門相互推諉的現狀,同時,簡單明了的規定既能保護合法經營者,又能引導對電子商務知識欠缺的網商走上正軌。其實,在規范安溪縣茶葉電商的經營行為的同時,也是一種保護安溪縣茶產業健康發展的方式。”
【解讀】
將建立電子商務檢測中心
監管將更科學、系統、準確
記者在“辦法”中了解到,安溪縣將建立電子商務檢測中心,同樣由安溪縣工商行政管理局負責建設、維護、運營。由領導小組對電子商務經營活動進行實時動態監控、鎖定有效電子數據、固定活動痕跡、快速提取電子證據;對網絡電子商務主體數據、巡查監管數據、信用信息等進行備案登記;對網絡消費者、經營者的投訴、舉報和咨詢,進行網上受理、網上調解、網上辦結,實現與現有的消費者維權工作機制相互補充。
據了解,未來安溪將以平臺數據庫為基礎,結合網上巡查記錄、違法行為查處結果和消費者申訴舉報情況,定期匯總形成網絡監管形勢分析報告和專項檢測報告。
全方位規范、保護本土茶葉電商
提升網絡上安溪茶的美譽度
“辦法”中,嚴格地規定了嚴禁惡意壓價,盡量降低惡性價格戰為茶行業帶來的不良影響;并且通過“未經許可不許標注證明商標標志及地理標志”,更保護如安溪鐵觀音等原產地茶商家的利益,“明確保護知識產權”則保護了茶葉品牌的健康成長,此外,還嚴禁虛假宣傳等,全方位規范茶葉電商行業。
白志榮表示,“辦法”中的規定一目了然,規范了安溪茶葉電商行業,無形中也是在保護安溪茶的美譽度。
茶葉亦可7天無條件退貨
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茶葉屬于感官性的產品,好壞與否,真假與否,飲過才知。“辦法”中強調了“自消費者收到商品之日起7日內無條件給予退貨”,并且不得“以合同格式條款、網上通告、電子信函等方式單方面作出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這兩條明確保護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據介紹,該條款出自已頒布并預計在明年3月實施的《新消規》。當然,如森舟茶葉、祺彤香等安溪茶葉電商早已做到了“7天無條件退貨”,甚至以5倍的承諾“35天無理由退換貨”來保證茶葉品質。(本網記者 趙晶 通訊員 章財根 林欽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