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首屆安溪縣藤鐵工藝名師評選現場創作暨代表作品大賽開幕式在華僑職校舉行。
活動中,與會領導一同觸摸水晶球,共同啟動首屆安溪縣藤鐵工藝名師評選現場創作暨代表作品大賽。安溪縣縣長劉永強在開幕式上致辭。他說,人才是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創新是產業發展的驅動引擎。持續推動藤鐵工藝產業蝶變向新、提質攀高,離不開一支高水平、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和行業領軍人物。此次舉辦首屆安溪縣藤鐵工藝名師評選,旨在以賽提技、以賽育才,進一步推動產業鏈與人才鏈、創新鏈深入融合,加快培育一批工藝名師,帶動產業創新發展。希望各位參賽選手拿出真本領、賽出高水平,再創新佳績。
開幕式上,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駐會副理事長任建新、泉州市城鎮集體工業聯合社主任陳寶芳分別致辭;安溪縣副縣長謝建新宣讀了比賽規則;與會領導嘉賓還共同觀摩了比賽現場。
在比賽現場,90多名選手有的在搬運原材料,有的在裁剪、焊接,有的在編織、打磨……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我這幅作品以‘福’字為主題,用紅色鐵絲彎成‘福’字的形狀,并用金色和銀色的小花裝飾。紅色的鐵絲象征著喜慶和吉祥,金色的花朵代表著富貴和繁榮,銀色的花朵則象征著純潔和美好。作品整體呈現出一種喜慶、祥和、富貴、美好的意境,寓意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參賽選手胡南承介紹。
參賽選手李兩枝也向記者展示自己的作品。“我作品名字叫團團圓圓,寓意我們的家庭團團圓圓、和和美美,然后往大方向就叫世界和平,是往這個方向去構思的。”選手們紛紛表示,大賽不僅可以展示自我、交流學習、提升技藝,更可以進一步激發藤鐵工藝產業傳承創新的活力。
“高手在民間,這次這么多人來參加比賽,可以挖掘出很多安溪的名師,提升我們藤鐵產業的傳承度。”李兩枝表示。
“我覺得這個比賽非常好,它可以為我們企業,為我們安溪縣藤鐵工藝行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胡南承認為,通過評選名師和展示代表作品,不僅可以提高行業的整體水平,還能激發工藝師們的創作熱情,推動藤鐵工藝的創新與發展。“希望這樣的活動能夠繼續舉辦,為我們藤鐵工藝行業的繁榮作出更大的貢獻。”
據介紹,本次賽事由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泉州市城鎮集體工業聯合社、安溪縣人民政府主辦,安溪縣家居工藝文化產業管理委員會、安溪縣城鎮集體工業聯合社、安溪縣藤鐵工藝文化產業發展中心等聯合承辦。比賽為期3天,自7月24日起至26日;評審包括現場創作考評、藝德業績考評兩項內容,總分100分,其中,現場創作占70分、藝德業績占30分??偟梅智?0名的參評人員,將由安溪縣政府授予“安溪藤鐵工藝名師”榮譽稱號,給予一次性獎勵人民幣1萬元,同時作為泉州市工藝美術大師破格參評對象;相關部門將給予相應層次(級別)的高層次人才、助理工藝美術師、非遺傳承人、非公職稱等方面認定或評定;名師作品將列入非遺文創產品和旅游伴手禮推廣;安溪縣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還將從獲評“安溪藤鐵工藝名師”的對象中,擇優命名5家“安溪縣藤鐵工藝名師工作室”,每家給予5萬元人民幣經費補助,以此激勵安溪縣藤鐵工藝美術傳承創新,夯實工藝美術人才隊伍底座,推動安溪縣藤鐵工藝產業高質量發展。
藤鐵工藝是安溪的民生產業,以其技藝精湛、規模龐大、品類齊全,在海內外享有極高的知名度。據悉,近年來,安溪縣牢記做好竹藤工藝品文章的殷殷囑托,著力搭平臺、建載體、育人才,不斷推動藤鐵工藝產業高質量發展,產品遠銷6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行業總產值達286億元,獲評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被納入全省縣域重點產業鏈培育范疇,成為福建乃至全國工藝美術行業的一面旗幟。
安溪縣城鎮集體工業聯合社主任李海水表示,舉辦藤鐵工藝名師評選活動,通過現場創作這種賽事,讓從業人員互學互鑒、對標找差、比學趕超,從而提升行業整體設計水平,不斷壯大安溪縣藤鐵工藝人才隊伍,進一步打響安溪藤鐵工藝產業知名度、美譽度,更好地為產業發展服務。(黃如瑩 蘇有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