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吩?1日,愛爾眼科醫院有限責任公司專家工作站、凱鷹電源電器有限公司專家工作站正式落地揭牌。目前,安溪縣已累計組建4家省級院士工作站、7家市級專家工作站、1家國家級學會服務站、5家省級學會服務站、5家市級學會服務站,2022年該縣被命名為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國科普示范縣。
近年來,安溪縣深耕人才“港灣計劃”“涌泉”行動,持續深化人才服務工作,聚焦企業需求精準引才,積極引導各領域龍頭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設創新人才平臺,有效整合資源,激發創新動能,促進企業創新成果轉化和人才價值發揮,為茶鄉科技經濟融合發展再添發展動能。
搭平臺 做好企業院校“聯絡員”
近日,在泉州中科星橋空天技術有限公司,企業技術人員正同中國科學院院士、地質學家劉嘉麒及其團隊成員進行線上通話,針對近期接收到的遙感衛星數據,對安溪縣自然災害進行監測、排查,有效提升該縣災害應急預警防控能力。
企業急需院士專家幫助解決技術難題,院士專家的成熟技術也需要產業化落地的試驗,雙方都有合作需求。在安溪縣科協的牽線搭橋下,中科星橋空天技術有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嘉麒團隊合作創建院士工作站,獲評省市級院士工作站,為企業與院士專家深入合作提供了平臺。通過發揮院士專家的資源優勢,中科星橋公司搭乘院士工作站“直通車”,觸摸到行業頂尖技術,加快解決了技術難題。促進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在茶鄉,像中科星橋一樣,擁有院士(專家)工作站的企業并不鮮見。一個個工作站落地茶鄉,得益于近年來安溪縣在人才平臺建設方面的不懈努力。
安溪縣以企業的創新需求為導向,積極引進院士、各領域專家及其創新團隊向該縣企事業單位聚集,讓企業更好地吸收到國內先進的技術、先進的資源,實現產業轉型升級。
歷年來,安溪縣高度重視院士(專家)工作站建設工作,多次組織工作人員深入企業、產業園區開展平臺政策宣講活動,為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牽線搭橋,勤調研、勤對接、勤聯絡,引導更多企業引進院士專家及其團隊等高端智力資源,為企業創新提供更加精準有效服務,推進該縣科研水平借智登高,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建機制 當好引才留才“服務員”
近日,全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科普帶頭人溫文溪忙著帶領安溪鐵觀音制作技藝傳習所志愿者,深入西坪鎮南巖村,針對茶園管理與養護、春茶制茶技術等方面為茶農們提供零距離、面對面的指導服務。
在茶鄉,像溫文溪這樣的科技工作者不在少數。安溪縣始終把實現科技工作者價值作為最大價值體現,積極做好科技工作者服務和創新人才培養工作,推薦人才參加各類評優評先,千方百計為各類科技人才成長鋪路搭梯。
同時,安溪縣委人才辦建立科技工作者的激勵機制,從政策機制、制度保障上發力,制定出臺《加快建設人才強縣服務安溪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拿出“真金白銀”對院士(專家)工作站等人才平臺建設給予極力支持,升級科技人才政策體系。例如,對新認定的市級院士工作站、特級人才創新實驗室、專家工作站,分別給予補助75萬元、40萬元、15萬元。
今年5月30日是第7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當天,安溪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邱志民帶領縣科協主席陳俊能一行,深入中科星橋空天技術有限公司和中國電影資料館,慰問郭海良、左英兩位科技工作者,把黨和政府對科技工作者的親切關懷和鼓勵送到他們身邊,并向他們送上慰問金和節日祝福。
服務科技工作者,成為安溪縣的常態化人才工作。目前,該縣已建立“為科技工作者辦實事、助科技工作者作貢獻”長效機制,為科技工作者提供全方位服務,用心用情為科技工作者辦實事、辦好事,讓他們在茶鄉干得安心、過得開心。下階段,該縣將繼續加大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力度,探索完善科技工作者的聯系服務機制,匯聚起科技人才的強大力量,為廣大科技人才投身安溪經濟社會建設建功立業搭建橋梁、做好服務。
重培訓 做好科技小院的“指導員”
“鐵觀音茶樹喜歡溫暖濕潤氣候,生長最適合的溫度是20-25℃。”近日,長卿鎮衡陽村的惜緣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茶葉基地,安溪鐵觀音茶科技小院責任專家陳志丹一臉專注,忙著給茶農開展茶園管理培訓。
今年來,像這樣的科技志愿服務,安溪鐵觀音茶科技小院已經開展了20多次,授課培訓茶樹栽培、茶樹育種、茶葉加工、茶園植保、茶葉市場營銷等內容,培訓人數達1000多人次。
2022年,安溪縣充分發揮資源優勢,以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數字經濟學院)和福建惜緣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為依托單位,指導成立安溪鐵觀音茶科技小院,為該縣鄉村振興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據悉,科技小院成立以來,多次組織召開協調會,指導其結合安溪鐵觀音茶產業的科技需求,開展項目研究、科學普及、技術服務。同時,該縣撥出5萬元給予配套經費支持,為科技小院技術推廣做好后勤保障。
自小院成立以來,責任專家、研究生走進茶園,來到田間地頭,常態化開展科技幫扶,技術指導,帶動產業轉型升級,助力鄉村振興。截至目前,該小院入駐專家6名,研究生8名,共發表期刊論文30余篇,其中SCI/SSCI收錄1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10篇,先后舉辦和參與了30余期的培訓班,創建示范基地580畝,輻射全縣茶園面積超過6000余畝,示范帶動周邊3萬余人。
“建設一個小院,培訓一個隊伍,輻射一片鄉村。”安溪縣委組織部副部長姚其諒表示,下一步將持續依托“科技小院”,提供精準科技、科普服務,同時積極發揮職能作用,搭橋引智,匯聚高校資源,將科技服務與人才培養有機融合,為安溪高質量發展貢獻人才力量。(章藝涵)